“農村需要發展,農民想要致富,就需要人才、科技和知識。農村也有一片廣闊天地!”做了一年多村官的胡寧信心滿滿。6月3日下午,胡寧等4位畢業于淮南師范學院的大學生村官代表,受邀回到母校向學弟學妹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當日下午,淮南師院多媒體報告廳內座無虛席,數百名學子慕名前來向受邀返校的學長、學姐們“取經”。今年26歲的胡寧是該校體育系2008屆畢業生,他在校時便注意搜集國情、經濟、創業等方面的書籍,而且早早地樹立起扎根農村、在農村創業的目標。畢業后,他回到鳳臺縣農村老家,從親戚和朋友處借錢前往外地考察農業項目,最終決定在家鄉創建一座奶牛養殖場。之后,他憑著執著精神和堅韌意志,克服了資金、技術等各種難關,最終將奶牛養殖場成功建起。
2009年上半年,胡寧通過選聘生招考成為該縣某村的書記助理,在將自身工作做好的同時,他克服重重困難繼續發展養殖場。從借錢外出考察起家,如今胡寧的養殖基地占地面積約50畝,存欄奶牛達600頭,投入資金1278.19萬元,他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牛人”。更重要的是,該基地有效帶動了當地20戶貧困戶,直接解決了30人的就業問題,有效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我既然選擇了村官崗位,就要做到實處,怎樣去增加農民收入,怎樣改變現實生活環境,怎樣創造就業、給村民們帶來實惠等,都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在做的事情。”胡寧的話說出了幾名大學生村官們共同的心聲。“學計算機專業,在農村就業有優勢嗎?”“成為一名村官,需要哪些條件?”……在各自講述完自己的故事后,4位村官被學弟學妹們團團圍住詢問了許許多多問題,還有大學生當場表達了前往農村發展的愿望。
該校就業指導中心負責同志表示,大學生做村官,立足農村、扎根農村這是值得肯定的事,但這條道路并不平坦,需要有堅強的意志力,還要有能吃苦、甘于奉獻的精神,村官繁瑣復雜的工作對大學生們的成長、今后的人生都是大有裨益的。據了解,從2008年安徽省首屆選聘生招考開始,該校目前已有32名優秀畢業生前往農村當起了村官。
(記者 吳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