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楊興苦等失主未果上交學校保衛部門查尋
當你看到2萬元現金時,第一反應是什么?當你獨自一人拾到2萬元現金,而周圍并沒有其他人看到,你將如何做?當你出身寒門,2萬元近乎是一個天文數字時,你又將怎樣處理?淮南職業技術學院2008級工程造價班的楊興同學第一反應就是原地等待失主!目前,該筆款項已交由淮南職業技術學院保衛部門,并由公安部門對失主進行甄別。
而楊興同學則像往常一樣在校學習生活,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當代大學生高尚的個人品質和良好的精神風貌。
腳下踩到一個信封,拾起一看竟然全是錢!
4月25日下午,天空下著細雨,楊興同學在朝陽中路某超市附近,撿到一個被雨淋濕的信封,由于被雨水浸濕,信封一角炸開,露出了里面的東西。是錢!全是錢,而且很多。楊興同學第一次見到這么多錢。但是他卻沒有打開來數,而是獨自一人站在原地等待失主前來認領。丟錢的人一定很著急,也許是有什么急用,才在匆忙之下誤將信封丟失,楊興同學一次次地告誡自己,再等等,再等等,也許失主一會就過來。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始終不見失主的身影。
等待一個多小時后,楊興同學撥打了輔導員王桂芝的手機,尋求幫助。王老師告訴楊興先回到學校,將現金交至保衛部門,經由學院查找失主。后經該校保衛部門的工作人員查驗,確認現金有2萬元。
懷揣感恩的心,用行動證明中華傳統美德
“找到失主是我目前最大的心愿!”4月27日下午,記者見到了楊興同學,他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已經成為學院“名人”的他,可面對記者的采訪,卻顯得很拘謹,“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我傻,但大多數人拾到錢都會交還給失主的,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據了解,楊興同學家住安徽池州市貴池區,父親早在其15歲時去世,家庭的經濟來源全靠母親擺地攤支撐,家境較為貧寒。雖然每年的學費都靠國家助學金來填補,但生活費還要靠東拼西湊才能勉強維持。平日里,楊興也時常在學校勤工儉學,賣過小商品、當過推銷員,也曾在快遞公司打過工。
他告訴記者,雖然家境比較貧困,但是絕對不能做見利忘義的事,“學校、老師和同學都給予自己很多的幫助,自己就應當懷揣一顆感恩的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的人。”當母親聽說楊興拾金不昧的行為時,也對他大加贊賞。
拾金不昧的事跡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說到楊興同學,他的老師和同學都夸贊有加。楊興同學2008年9月考入淮南職業技術學院讀工程造價專業,并擔任該班級團支部組織委員。他認真學習,刻苦鉆研,剛入校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曾榮獲08至09學年三等“學院優秀學生獎學金”、榮獲08至09學年學院“優秀團員”榮譽稱號。此外,他還積極參加學院組織的各種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據了解,為了表彰楊興同學的行為,學院授予他“拾金不昧好學生”榮譽稱號,并在全院師生中開展向楊興同學學習的活動。
(記者 李舒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