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社會各界對此予以積極反應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0年1月18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為增強支農資金實力,支持春a耕備耕,農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機構暫不上調。這是自2008年6月以來,央行首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為此,人民銀行淮南市中心支行就社會各界的反應開展了調查。
金融機構態度不一
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的商業銀行表示,此次調整時點大大超出預期,央行此舉意在向市場發出信號,提醒金融機構適度控制信貸規模,防止一季度貸款出現“井噴”現象;商業銀行將加強流動性管理,保持適度的信貸投放節奏。未上調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表示,央行此舉體現了對小型金融機構政策的傾斜,體現了央行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意圖,有利于對春耕備耕的金融支持。
部分企業認為資金面未受影響
受訪企業認為此次上調不僅體現了貨幣政策的持續性和穩定性,更體現了針對性和靈活性。此次調整0.5個百分點,幅度并不大,意在提醒金融機構調控信貸投放節奏,整個銀行體系的流動性仍然較為充足,對貸款資金面影響不大。未上調小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體現了對社會薄弱環節的支持,減輕了對小企業融資的不利影響。
市民表示政策出臺及時
市民普遍認為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脹,尤其反映在房地產行業,此次政策出臺很及時,整體的貨幣供應將收緊,房地產開發貸款肯定首當其沖受到擠壓,希望此次上調準備金率可以間接地影響過高的房地產價格。關注股市的市民認為,銀行股面臨直接利空,股市短期信心會受到間接影響,但對于股市的長期影響并不大。
專家學者認為調整是個信號,將陸續有政策出臺
在淮南的專家學者認為,這才是真正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央行選擇在此時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一是擔心1、2季度通脹壓力加大,二是擔心金融機構信貸猛增。選擇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一方面可以達到控制銀行信貸規模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上調利率所帶來的全局性的流動性緊縮和人民幣升值壓力。此次調整也是一個信號,隨著通脹壓力及新增貸款的大幅提高,未來宏觀調控還會有進一步政策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