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冷,連日來的低溫天氣,讓能源城市民深切感受到了嚴冬的寒冷。1月10日,能源城迎來了2010年的第一場降雪,各部門未雨綢繆提前做好了各項應對措施,保證了市民工作生活有序進行。
市場篇 貨源齊備供應充足
1月11日,記者從市商務部門了解到,為了保證市場供應,應對大雪、寒流等惡劣極端天氣的來襲,市商務部門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目前我市可投放市場的各類商品貨源總值超過16億元,總量比上年增加20%,可以說是貨源齊備供應充足。其中,生活必需品:大米5000噸;面粉7000噸;豬肉3000噸;牛羊肉2000噸;食鹽3000噸;食糖1000噸;蔬菜6000噸;水果2600噸;水產品800噸;雞蛋1600噸;禽類1650噸。日用品8億元:包括服裝類、鞋帽類、家電、汽油、柴油等。其它類商品2億元。
此外,為了讓每一位市民都能享受到優質、規范的服務,市商務部門還對各大商場、超市的店容管理、環境衛生、商品陳列甚至是營業員的儀容儀表、禮貌用語、延長營業時間、處理消費者投訴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并要求各商家認真落實,市商務部門會組織專人進行不定時檢查。
燃氣篇 新協議改變供氣荒
不論是燒水取暖,還是炒菜煮飯,家家戶戶都離不開天然氣,如何保障市民冬季用氣,成了一道事關民生的重要考題擺在了燃氣企業的面前。
“冬季本就是天然氣用氣和消耗的‘高峰期’,再加上持續低溫市民用氣頻繁,天然氣的使用量肯定大大上漲,平時日供氣量一般在17至18萬立方米之間徘徊,這兩天估計會更高一些,達到19萬立方米。但是,我們的供應是充足的,有保證的,市民無須擔憂雪天用氣會受到影響。”1月11日,記者在采訪負責全市供氣的中燃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時了解到,該企業已經與其上游公司中石油西氣東輸管道銷售分公司在近期簽訂了一個關于供氣的補充協議,該協議將我市全年可供使用天然氣供氣量由原來的3800萬立方米調整為7800萬立方米,該協議的簽訂,讓我市供氣荒局面成為了歷史。新協議從本月1日起已經正式生效。
另據了解,在大雪來襲之前,淮南中燃就已經對天然氣管網運營進行了檢查和保養,管道、生產運營設施和調壓器等設備也進行了檢修和維護,做到細致入微,保證萬無一失。在此基礎上,淮南中燃公司還將增派人員進行24小時值班,保障城區天然氣管網在出現安全隱患的情況下得到及時維修。
供電篇 全力保障居民用電
“1月5日,淮南地區冬季用電負荷首次突破80萬千瓦大關,達到83.8萬千瓦,日用電量達到1685萬千瓦時,用電負荷、用電量雙創冬季歷史新高。而隨著降雪天氣的出現,氣溫進一步下降,我市用電負荷將會再次上升,預計今冬淮南地區最大用電負荷將達到87萬千瓦左右。“1月11日,記者從淮南市供電部門了解到,大雪嚴寒天氣對淮南電網來說是一次較大的考驗,為此,淮南供電公司積極采取多種措施,確保電網在迎峰度冬期間能夠安全、穩定運行。
據了解,在大雪嚴寒天氣來襲之前,淮南供電公司就啟動了防止惡劣天氣影響和防范事故預案,調集骨干人員充實搶修隊伍力量,做好搶修備品備件的儲備,并增大了防寒防凍的檢查力度,確保居民用電安全、平穩。同時,針對煤礦等重點保障客戶,淮南供電公司還制定了專項反事故預案,提出了建設性的指導意見,使電網運行方式更趨合理。
供水篇 周密預案保安全
為切實保證嚴寒天氣里市民用上水質優良的自來水,淮南首創水務公司制定了周密的城市供水安全預案,并在大雪來襲之前,提前做好了防大凍準備,對城區的供水設備、所有管線和電器等設施進行了巡查,對容易受凍的供水設備和用戶水表進行了保溫處理,并添購了搶修配件,使全市供水工作有序進行。
同時,他們還制定了應對突發事件預案,保證24小時有人值班,搶修工作人員能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維修。此外,為了即將到來的春節期間居民用水安全,他們還在市區多個地點設置了觀察點,隨時在線觀察水網管線的壓力,及時調整管網水壓,保障市民用水安全。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