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養 路在何處
記者日前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了解到,近年來,我市年培訓合格技能人才達到4.2萬多名,其中,農民工2.6萬名、中級工1.3萬多名、高級工3000多名、新技師450多名。全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22%,其中,技師已有2354人,高級技師達83人。我市人才隊伍日趨壯大,主要是靠“1234”。這“1234”到底是什么呢?
“1”是充分發揮行業企業主體作用,鼓勵支持企業創造青年技能人才脫穎而出的平臺,如淮南礦業集團舉辦萬名“青工技術比武”活動;鼓勵支持企業創新高技能人才成長模式,如淮化集團實施的“百名技師”培養工程,國投新集集團創辦的“技師論壇”;鼓勵支持企業營造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圍,如淮南礦業集團選拔百名“技術大拿”,每人每月享受1600元的崗位津貼。
“2”是充分發揮兩個活動導向作用,組織實施“名師帶徒”活動,22家企業70名技藝精湛的高級技師或技術能手和青年技術工人結成對子,在生產一線上“傳、幫、帶、教”,“比、學、趕、超”。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舉辦淮南市職業技能大賽,從全市各類行業、企業和技工學校中挑選600多名優秀技術工人、農民工和在校學生一起切磋技藝、展示技能、交流經驗,使一批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
“3”是充分發揮三種機構基礎作用,通過鼓勵企業投入,爭取財政支持,兩年來全市為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投入基建、設備購置資金5000多萬元,各類培訓院校的實訓能力和培訓質量明顯提高。如淮南煤炭技師學院首批培養的百名技師學員,即將奔赴工作崗位;安徽省工業高級技校780名畢業學生,中級工證書獲取率和就業成功率均達98%以上。
“4”是充分發揮四位一體聯動作用,積極推行“培訓、鑒定、發證、就業”四位一體的工作模式,努力做到培訓一批、合格一批、發證一批、就業一批。如今年市公共實訓基地、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市職業介紹中心實行辦公、服務一體化,方便了求職者參加培訓、鑒定和擇業。目前,已培訓城鄉勞動者4354人,培訓合格4136人,技能鑒定3053人(不含參加全國技能鑒定考試學員),獲得技能證書2650人,學員培訓合格后就業率達80%以上。
(記者 李舒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