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12月1日訊 (記者:岳茜茜)一個傳統資源型城市,如何在增強城市競爭力、提升城市形象中實現華麗轉身,完成完美嬗變,淮南無疑給出了最好的回答。在昨日舉行的城市大建設三年計劃新聞發布會上,淮南市宣布將在2009—2011三年間,圍繞開發新城區、提升老城區、改造老礦區和完善風景區來實現城市大變樣的總體目標,力爭完成建設項目220余個,完成總投資1000個億。
山南新區:淮南人的“濱湖”夢想
到2011年,山南新區起步區、高新產業園區、職業教育園區約25平方公里范圍內的道路及供電、供水、供氣、污水、通訊管網等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基本完善;配套的教育、衛生、體育等公益設施同步跟進;市級機關辦公大樓、淮南二中、科技館、奧體中心等政府牽動性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安徽理工大學新校區、職業教育機構等一批項目相繼開工并陸續投入使用;高新技術園區部分項目相繼入駐;大批商業、房地產開發項目投入市場;60平方公里主干路網基本形成,一個現代化新城區的雛形初步呈現。
讓老城區變得更金貴
淮南市在改造老城區方面“野心勃勃”,他們的目標是要將老城區建設成為一個交通便捷、環境優美、設施配套、功能完善、適宜人居、城市基礎設施水平達到省內一流、與山南新區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城區;茨鲜袑⑼ㄟ^老城區路網改造、城區排澇設施建設、市政配套設施建設和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四方面逐一實現。
隨著淮南市老城區重點改造項目的實施,三年老城區房地產開發將完成投資140億元;茨鲜羞將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其中廉租房三年完成投資5.25億元,經濟適用房7.2億元。
改造棚戶區成為當務之急淮南市是一個工礦城市,歷史遺留的棚戶區較多,多年來民眾期盼棚改的愿望非常迫切。針對這一現狀,繼去年年底出臺《淮南市棚戶區改造實施意見》,今年又頒布了《淮南市棚戶區改造規劃》和《淮南市2009年棚戶區改造年度計劃》。從2009年—2011年,淮南市計劃用三年時間,對全市44個棚戶區進行改造,計劃投資139億元,擬規劃面積868萬平方米,擬拆遷面積295萬平方米,拆遷約6萬余戶,將改善19.7萬多萬人口的居住和生活條件。其中煤礦棚戶區改造17個項目,擬規劃建設面積越352萬平方米,拆遷面積約96萬平方米,拆遷戶數約3.6萬戶。目前淮南市棚戶區改造已經啟動,1—10月份已開工建設12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建筑面積100余萬平方米,完成投資4億多元。
山、水、城將是淮南的一張名片
淮南市在大建設期間還將投入49.8億元,淮西湖公園、淮河公園、十澗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及舜耕山風景區、洛澗公園、奧林匹克公園等城市大型公園景區開工建設。淮南將打造山水人文景觀,做活山水文章,大力發展生產綠地和旅游產業,構筑產業特色鮮明、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并舉的綠色產業體系和生態系統。
如何讓項目落地,淮南市決定采取項目融資、招商引資、爭取國債、發行債券等融資方式,開拓多元化渠道以保障達到收支平衡。據淮南市政府李大松副秘書長介紹,2009年一至十一月,已有116個工程項目開工建設,完成總投資101.54億元(不含縣區投資和土地報批費用),已在10月份提前完成年初確定的投資過百億的目標。到今年年底預計完成150億的建設投資,超過前三年124億元建設投資的總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