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指導意見于近日正式公布。針對去年的“范跑跑”事件以及校園體罰現象,此次的《師德規范》指導意見明確規定教師要“保護學生安全”。《師德規范》指導意見的出臺在淮南師生和家長中引起了較大反響,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淮南部分學校的師生以及家長,聽聽他們的看法。
新師德規范嚴禁教師“語言暴力”
《師德規范》指導意見明確規定,老師應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在日常教學中,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但不能偏袒、歧視、諷刺、挖苦、辱罵、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也堅決不能有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相反,老師還應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與尊嚴,更不能做“范跑跑”。
同時,老師們還要認真完成備課、教課、作業批改、課后輔導等環節的教學工作,沒備課和無教案不要上課,也不要曠課,更不隨意調課或私自找人代課;嚴禁公布學生考試成績,不以考試成績或升學率給班級、學生排列名次;不得按考試成績給學生安排座位、考場。嚴禁對學生有償補課和有償家教;不私自在校外兼課、兼職,不組織學生統一征訂教輔材料。此外,該《師德規范》指導意見還首次明確,教師將建立“師德檔案”,以作為日后教師晉級、教師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
老師:不做“范跑跑”是教師職責
淮南四中的老師李潔說,在新《師德規范》指導意見中,“保護學生安全”這一條她非常贊同。“大部分學生還都是未成年人,我們教師作為成年人保護學生安全是我們的職責,我們老師在保護學生生命安全的基礎上,再去教給孩子們一套保護自己的方法,不僅顯示出我們對生命個體的極大尊重,更彰顯了教育觀念的人性化轉變。”
大通二小的蘇老師則非常贊同《師德規范》指導意見中不以考試成績或升學率給班級、學生排列名次的規定。蘇老師說,把分數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說明老師不合格不稱職。因為成績只是學生一方面能力的體現,不能作為衡量他價值的所有。每一位學生的一生是否有成就,不會簡單由他的一次或幾次考試來決定,要看他將來能否適應社會,能否發揮自己的特長。
家長:對新規定感到欣慰和贊同
采訪中,學生家長們也對新師德規范中“保護學生安全”一條給予很高評價。楊女士的孩子現在上六年級,她表示,小學生大都行為控制能力較差,安全意識不強,如果教師不保護學生安全,不教給他們正確保護自我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他們的成長。家長李女士則認為,規范里的新增內容很重要,表明政府已經充分考慮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對教師的職業道德和素養進行了新的要求,應該被看做是教育觀念的一大轉變。
家長顧女士也表示,孩子或多或少都因為各種原因被老師冷嘲熱諷過,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了一定的傷害,所以她對新《師德規范》指導意見中明確規定的“尊重學生人格”這一條,感到贊同和欣慰。
家長們還認為,新規只是一個行業紀律,并不被強制執行。“現在我們的教育體制畢竟還是應試教育為主,分數占了很大的決定作用,教師是否能按規范要求自己,關鍵還在于學校、社會加大宣傳,教師加強學習。”家長張女士說道。
(記者 張春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