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學子成為全國唯一一名“未來技術精英”獎學金獲得者
在2009年冬的第一場雪來臨之際,一個爆炸性消息從上海傳來,在11月15日結束的第十屆“廣茂達”杯中國智能機器人大賽中,安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生蔡阿利、賀岳平組成的滅火機器人代表隊在國際制滅火機器人比賽中摘得冠軍。而在廣茂達制機器人足球賽2VS2的比賽中,同樣是該校機械工程學院學生的劉晨和丁慶明組成的隊伍摘得亞軍。尤其矚目的是,賀岳平經過初試、面試的層層激烈選拔后,成為全國唯一一名廣茂達“未來技術精英”獎學金獲得者,并被授予“廣茂達未來員工”榮譽標志。
記者了解到,始創于2000年的“廣茂達”杯中國智能機器人大賽是國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綜合機器人賽事,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機器人專業委員會主辦,是世界機器人競賽冠軍的搖籃,至今已經舉辦了十屆。這次比賽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隆重舉行,共有24個省、直轄市的350多支代表隊,共1200多名選手參加,而這兩支代表安徽高校的年輕隊伍首次出征就取得了優異成績。11月17日下午,在母校為他們舉行的總結表彰會上,記者見到了這兩支精英team(團隊)的隊員以及指導老師王成軍,并對他們進行了專訪。
Team一:震驚全場冠軍隊
表彰會上,記者第一眼看到賀岳平的時候,并沒有把他和“全國唯一一個”的頭銜聯系起來,這個看起來斯斯文文的男孩子有些靦腆,似乎不太愛說話,然而當采訪他時,他一直滔滔不絕地闡述著自己的比賽心得,輕松而自信。大二就開始參加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的他,之后參加了過程裝備與控制大賽,然后又接觸到智能機器人大賽,雖然一路的比賽走來讓他擁有了豐富的經驗和臨場應變能力,但是面對參加這樣盛大的全國大賽,賀岳平還是頭一次。因此,即便是平時的功課再繁忙,他和搭檔蔡阿利也要擠出時間,通過各種方式對整個大賽的歷程進行全面了解,一遍又一遍地編寫策略,一次又一次地調試機器人程序,最終定下比賽方案,兩人在賽場上的優異表現和默契配合,使得這支隊伍一路殺進最后一輪的比賽,最終以機器人滅火最短時間取勝拿下冠軍。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將金牌摘走的居然是兩個初出茅廬的選手。
對于廣茂達“未來技術精英”的選拔,賀岳平印象頗深,從1000多名選手中脫穎而出進入最后面試,賀岳平都自信滿滿,展示出了自己的實力。雖然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這個大四男孩卻沒有奢望過那“唯一”的桂冠會戴在自己頭上,面試環節中,其他選手的考試時間幾乎沒有超過20分鐘,然而,主考官和賀岳平卻談了半個多小時。直到頒獎時,賀岳平才得知,這個全國唯一一名廣茂達“未來技術精英”獎學金獲得者的殊榮給了他。賀岳平回憶道:“和廣茂達的總經理簽約時,一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當總經理費旭鋒從自己衣領上取下那枚象征了最高榮譽的標志給自己戴上時,感覺滿世界都是陽光。”
在這場集合了智慧與耐力的較量中,女孩子的身影都是極少見的,而作為淮南派出去的隊伍中的唯一一個女生,蔡阿利所經受的考驗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這個秀秀氣氣的女生告訴記者,“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我不愛看電視,也沒有什么特殊的愛好,就是喜歡看書。”指導老師王成軍說,當初從眾多學生中選中蔡阿利,也是由于她的堅韌性和耐心。由于編寫程序和調試機器人非常枯燥,常常在簡陋的實驗室里一待就是一天,有時甚至還要趴在地板上觀察,蔡阿利從沒有叫過苦喊過累,而是和其他隊友們一同堅持了下來,走到了大賽的最后。
Team二:踏踏實實亞軍隊
丁慶明和劉晨也同樣是第一次參加了這場全國比賽,沒什么懸念地摘走了機器人足球比賽2VS2的銀牌,“我們沒有捷徑,只有充分的準備和一顆平靜的心。”丁慶明介紹道,從接到比賽通知開始,幾乎每個休息日他們都用來進行策略研究,在實驗室里從天亮待到天黑。
就在比賽的前一天晚上,兩人突然想起,守門機器人的程序可能還有一些因素沒有考慮到,于是,不顧寒冷和突變的天氣,兩人從床上爬起,重新研究起了程序,“這個程序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一大串,如果有一個錯誤,就有可能引起成百上千個錯誤,牽一發而動全身。”劉晨說道。就這樣,一直到凌晨五點,兩人才結束了所有的調試,確定沒有問題,才舒了一口氣休息去了,一個多小時后,兩人就又精神百倍地赴賽場參加比賽了。就是靠這種踏踏實實的態度,這兩人組成的“夢之星”隊一路過關斬將,奪走亞軍。
(記者 付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