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礦業集團第二輪棚戶區改造走筆
棚戶區的生活被總結為“四難”:吃水難、行路難、取暖難、如廁難。在城市的“棚戶區”里生活的人們,被形象地形容為“出門走進現代化,進家回到解放前”。
提及能源城淮南的棚戶區,所有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低矮的平房、泥濘的土路、狹窄的小巷……如今淮南棚戶區正在改變,變得簡直是超乎了人們的想象。過去的集中連片棚戶區已永久封存在人們記憶里,今朝嶄新整潔的棚改新區正在成為人們頤養天年的家園。
棚戶區改造這一惠民工程已經深入民心。
令人關注的淮南礦業集團第二輪350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工程已全面展開,首批開工項目施工圖及圖審已完成。據了解,孔集北村B區、支架村二期、小井村、李郢孜新村B區、居仁村二期、大二小等6個項目施工進展順利。日前,記者驅車施工現場采訪看到,各個工地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車輛穿梭,鉆機轟鳴;建設者們埋頭大干,揮汗如雨……在孔集北村B組團工地采訪中,項目部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該項目總建筑面積45756平方米的B組團,共有19棟樓,工期為40天,僅此一項就投資340余萬元。在小井村施工工地記者看到,幾棟樓的混凝土基礎已完工。負責該項工程的永信監理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說,小井村項目建筑面積4萬多平方米,共16棟樓,現已開工5棟。目前,該工程正以優質、快速的工程進度爭做棚戶區改造的樣板。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淮南礦業集團改造棚戶區,為咱礦工辦了一件大好事。啥叫貼近群眾,這就叫貼近群眾!”67歲的趙祥林老人一見到記者,就打開了話匣子。
淮南礦業集團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第二輪棚戶區改造與第一輪棚戶區改造有所不同,第一輪棚戶區改造基本是就地、成片拆遷安置,第二輪不少是異地、零散拆遷安置,很多片區不是同一個單位的,這給拆遷、建設、安置帶來一定的難度。為加快拆遷和建設進度,項目部加強協調,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李郢孜新村B區、居仁村二期等首批項目均已全面開工,臨水、臨電改造完畢,施工單位已進場,基礎已開始施工;謝橋新村、新建村B區、路東村A區、淮望二期和李郢孜新村A區5個項目計劃在三季度開工建設,其中謝橋新村圖審及招標工作已完成,其他4個項目都將在近期內完成圖審和招標。記者從淮南礦業集團棚改辦獲悉,支架村二期、小井村、淮望二期、大通二小、路東村等項目規劃單體及規劃用地許可證審批辦理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淮南礦區棚戶區整體改造工程實施方案已通過中咨公司評審,項目初步設計已通過省發改委組織的審查。礦區棚戶區改造今年計劃開工182萬平方米,其中,一季度開工6萬平方米;二季度開工18萬平方米;三季度開工67萬平方米;四季度開工91萬平方米。
棚戶區改造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對棚戶區居民來說是一項改善居住生活條件的惠民措施;對于政府部門來說,是一項體現黨和政府關心人民群眾疾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凝聚力工程,棚戶區改造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人民群眾更大程度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全面推進城市社會的和諧與發展。棚戶區改造為淮南這座能源城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隨著棚戶區的改造工作的不斷推進,淮南的城市形象及功能將大大提升。
(記者 魯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