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
 
首頁 > 民生新聞 > 誰在縱橫馳騁 看我淮南民兵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誰在縱橫馳騁 看我淮南民兵
【字體: 】 發布時間:2009/6/17 0:47:45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淮南市民兵軍事任務實兵演練讓人熱血沸騰

      槍聲陣陣,炮聲隆隆,硝煙彌漫。汽車的轟鳴,軍人的吶喊交織在一起。6月16日上午,戰場上的一幕幕在鳳臺縣李沖鄉淮南市民兵“6·19”活動暨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實兵演練中真實地再現了。

      民兵現場演習振奮人心

      當日上午8時30分許,在李沖鄉一片面積很大的開闊地上,參加演習的來自淮南市六區一縣的民兵隊伍早已列隊在那里等候,綠色的迷彩服中鮮艷的紅旗迎風招展,民兵們的臉上寫滿了必勝的信心,看著這些矯健的身姿,不禁讓人熱血沸騰。

      據了解,此次演練由淮南軍分區和淮南市國防動員委員會聯合舉辦,以提升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為重點,分基礎軍事,技能展示和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二個階段,參演民兵分隊22支共528人,動用槍炮36門(支),沖鋒舟4艘,車輛46臺,各類專業工具60件(套),通過演練、全面檢驗民兵一體化應急營隊組、訓、裝建設情況。

      上午9時整,隨著首長的一聲令下,演習正式開始。先出場的是田家庵區民兵應急分隊和國投新集公司民兵應急分隊的軍體拳和警棍套路表演,他們采用先分解后連貫的方法,現場演示了軍體拳和警棍套路,動作整齊劃一,口號嘹亮,先給觀看演習者對現代民兵以一個最直觀的認識。接著,大通區民兵應急分隊采用臥式、跪式、立式三種姿態進行了56式沖鋒槍射擊演習,隨著槍聲響起,只見作為目標的瓶子與氣球紛紛被擊碎;潘集區的民兵駕駛淮南市社會安防應急迷彩車在“戰場”上與“匪徒”來了一場真刀真槍的戰斗;當一伙“不明身份”人妄圖對我軍事重地拍照時,八公山民兵應急分隊迅速行動,制敵于瞬間;鳳臺水上搶險分隊和毛集抗洪分隊的民兵們在水上救援抗洪搶險中屢立戰功。來自大通和謝家集抗震救援分隊在應對“地震”災害的影響時表現得從容不迫。消防、醫院等相關部門的人員一應俱全,一起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演習當中。從上午9時整到10時左右,整個練兵場到處是民兵的英姿。盡管天氣炎熱,但是民兵隊伍沒有一絲散亂,現場觀戰的人只能看到我們英勇的民兵們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首次實現衛星實況轉播

      今年的實兵演練,第一次實現了衛星實況轉播。據淮南人防辦應急通信專業隊相關人員介紹,他們提前4天進入演練場地,對相關設備進行了安裝調試。在現場,記者看到一輛實況轉播車里設施齊全,五個屏幕正轉播著不同方位的場景。據正在指揮操作的工作人員稱,這次演練是淮南第一次實現衛星實況轉播,利用衛星超短波及微波對視頻和音頻進行同步傳輸。衛星實況轉播的好處在于部分演習因為較遠,地勢較低,普通人肯定看不到,但通過大屏幕就清晰可見了。這次的實況轉播同一時間還會傳輸給省人防指揮中心,他們將把這次的演習作為資料進行保存。

      國防生首次參加全市演練

      現場第一個入場的便是田家庵區民兵應急分隊,作為田家庵民兵應急分隊的代表,90名安徽理工大學國防生組成的演練隊伍表演了軍體拳,他們規范的動作和威武的身姿得到了首長和同志們的一致好評。據了解,這也是國防生第一次參加全市大型民兵演練。一名國防生說,參加這次演練收獲很多。雖然他們年齡輕,但愛國熱情很高,他們對軍隊有著深深的向往。

      抗震救災演練成為新科目

      2008年汶川地震后,今年的《民兵訓練與考核大綱》新增加了訓練內容,這是非戰爭行動中的重要課題,在演練現場,大通區震災救援分隊和謝家集區震災救援分隊各司其職,雖然是第一次參加演練,但他們訓練有素地進行著抗震救援工作。

      在演練中,大通區救援分隊第一時間到位,利用生命探測儀搜尋廢墟下是否有生命跡象,隨后,謝家集區民兵應急分隊搭建救災帳篷作為災民臨時居住和醫療點,并對帳篷及周邊地域進行防疫,隨后救災隊對第一名被救人員進行搶救。因為地震造成水、電中斷,大通區和謝家集區組成的水、電搶修分隊也及時趕到現場對爆裂的水管和冒著火花的電力設施進行搶救。在整個緊張的救援過程中,救援分隊本著先救多、后救少;先救近,后救遠;先救易,后救難;先救命、后救人;先救傷、后救全的原則,圓滿地完成了救援任務。

      圖一:地震救援
    圖二:礦難搶救  

(記者 王 玲 陸士宇 記者 王亞軍 攝)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台县| 饶平县| 玉溪市| 社旗县| 札达县| 景谷| 塔河县| 乐平市| 班玛县| 南木林县| 曲松县| 保靖县| 蚌埠市| 乃东县| 东丽区| 福州市| 民丰县| 徐州市| 耒阳市| 盈江县| 济阳县| 祁东县| 开江县| 葵青区| 扎赉特旗| 丹棱县| 墨玉县| 大方县| 山西省| 普洱| 香港| 德令哈市| 阜新| 通江县| 南江县| 郑州市| 木兰县| 沙雅县| 卢氏县| 赞皇县| 乐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