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今年午收和秋收兩季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和道路交通安全,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秸稈禁燒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我市多措并舉推進秸稈禁燒工作。
據統計我市油菜種植面積約4萬畝,小麥種植面積約150萬畝,一季產生的秸稈約60余萬噸,在5月底到6月初,農民大量焚燒秸稈,給環境質量和交通安全帶來壓力。綜合分析,農民焚燒秸稈原因在于秸稈出路少、茬口銜接難、綜合利用率低。針對以上情況,市政府提出遵循依法禁燒、屬地管理、堅持教育與處罰并重等原則,由市環保、農委、公安、交通、氣象部門、各縣區政府及淮南農場成立專門的工作機構,加強對禁燒工作的督查指導。在全面禁燒的目標下,重點抓好城市(包括縣城)周圍5公里,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重要道路兩側2公里,文物保護區、油庫、糧庫、林地和重要通信、電力設施等周圍1公里的區域禁燒工作,確保不發生焚燒秸稈現象。
在禁燒工作中,各相關單位充分利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堅持疏堵結合,因地制宜,確保禁燒工作取得實效。各縣、區政府和淮南農場都安排專人監督農作物收割過程中機收留茬的高度以及粉碎還田等有效措施的落實。同時農技部門加強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制定相關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農民實施秸稈綜合利用,從源頭控制秸稈焚燒現象的發生。
(記者 張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