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八公山區搶抓天氣有利時機,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全力確保夏糧顆粒歸倉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受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支農惠農補貼政策的影響,今年該區夏糧主產作物小麥和油菜的種植面積均有大幅度的增加,農民利用農機補貼購買的各種農機具數量也急劇猛增。為確保夏收工作順利進行,該區不僅在5月初就抽調區鎮農機工作人員組成了“三夏”農機服務隊,提前備齊備足了種類齊全、質量三包的各種農機器具配件,分赴各鎮村對轄區內各類農機具進行了一次大維護、大檢修,對農機駕駛員開展了農機操作、維護保養和維修知識培訓,而且,還積極協調轄區各類加油站點,準備了充足的油料,建立了農機加油優先“綠色”專用通道,全力保障參與“三夏”作業的農機不帶病“上崗”、不“缺食少藥”。目前,該區通過內抓組織、外聯調度和簡化跨區作業手續等形式,共組織了近120多臺套的各類收割機具奮戰夏收,也使今年夏糧的機收面積達到了95%以上。
據了解,經該區農業部門初步測產,該區今年種植的夏糧主產作物1.2萬畝小麥和3000畝油菜,雖經歷了春季比較嚴重的干旱、冰害和病蟲害影響,但由于大面積推廣和種植了適合當地氣候、土壤等生存條件而又具有耐旱、抗病、早熟、產高的皖麥50、豫麥69和中油5628、華雜3號等小麥與油菜優良品種,加之防治措施得力,小麥和油菜的平均畝產均可達到370公斤和210公斤以上。
(朱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