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消防支隊雙擁工作二、三事
近年來,隨著淮南經濟的迅猛發展,駐守在百里煤城的消防官兵們,時刻牢記使命,恪盡職守,為加速淮南崛起創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受到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贊譽。對此,市委、市政府及社會各界群眾處處關心愛護著這支特殊的執法部隊,用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唱響了一曲曲新時期“軍愛民、民擁軍”的雙擁之歌。
一封遲來的感謝信
2007年8月8日下午,淮南市田家庵區公園街道的臺德琴女士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武警淮南市消防支隊政治處,將一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送到了田家庵中隊中隊長陳岙閣手中,以表達對中隊官兵在2007年7月9日在田家庵區姚家灣十二小附近內澇造成的抗洪救災中,成功營救出被困8名老人、婦女和孩子的感激之情。
2007年7月9日,由于持續的暴雨導致下水管道排水不及使淮南市姚家灣十二小附近居民區圍困于一片汪洋之中,直接威脅著居民區內居民的生命安全。情急之下,當日早晨6時30分左右居民向市消防支隊請求援助。
支隊田家庵中隊接到支隊指揮中心出動命令后,迅速出動一部消防車7名指戰員來到現場。全體參戰官兵在指揮員的帶領下,克服救援時間長、被營救人員多等困難,成功營救出被困老人、婦女和孩子共計8人,疏散群眾20余人,搶救人民財產數萬元,并受到了公安部、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眾的高度贊揚。
臺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激動地說:“雖然時間過去了一個月了,但是我仍然忘不了官兵們在救援中所表現出來的出警神速、舍生忘死、英勇無畏和眾志成城。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了消防官兵那種奉獻、忘我工作、不怕吃苦和連續作戰精神,以及訓練有素的過硬業務素質。我來就是為了代表街道向中隊官兵們表達一下我們的感謝之情,就是再晚我也會來”。
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難也得解決
在淮南,群眾有了大事小情的,都忘不了撥打“119”。例如,有的群眾鑰匙忘到家里了,有的小孩被反鎖在家中,有的水氣閥門忘關閉了,支隊都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現場。
2006年春節,家住潘集區藍天小區的王先生正和愛人在外面貼春聯,突然一陣風從對面的窗戶吹來將房門鎖住。王先生一摸口袋:糟了,鑰匙忘到家里了,進不了門,才兩個月大的兒子還在臥室,并且廚房里還燒著熱水。王先生首先想到找人開鎖,但找人開鎖半個小時也沒打開,心急如焚的王先生大汗淋漓,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撥打了110,可是110來了沒有辦法。王先生心情更急,兩個月大的兒子哇哇大哭更讓王先生夫婦傷心。110民警說:我們不行,可以找119試試。
潘集區消防中隊接到求助電話后,中隊值班干部立即帶領5名戰士趕赴現場,通過一番觀察,中隊指揮員命令兩名戰士從房頂,利用軟梯爬到五樓打開窗戶進入房間取出鑰匙,整個過程用了約5分鐘。當完成了救助工作后,滿頭大汗、心急如焚的王先生連聲說謝謝。激動地說“沒想到,消防官兵還幫老百姓取鑰匙?”
楊宏偉是潘集區一位個體經營戶,2006年他第一次從事餐飲業,對辦理消防手續一無所知。消防執法干部在日常檢查時,發現該飯店未經消防審核擅自進行室內裝修,按照法律規定其必須辦理《建筑工程消防審核意見書》和《建筑工程消防驗收意見書》,僅這兩個意見書辦下來就需要近一個月,而停止施工又會給業主帶來較大損失。得知這一情況后,支隊消防監督干部主動靠前服務,按照“大項工程高標準,一般工程嚴要求,小項工程快速辦”的原則,首先讓其辦理開業前的消防安全檢查手續,隨后從受理到拿到《消防安全檢查意見書》,老楊只到過消防窗口兩次,僅用了5個工作日就把整個手續辦齊了。
此外,支隊在監督執法過程中,克服被整改單位隱患時間跨度長,整改難度大等困難,積極為隱患單位尋找整改對策,先后成功解決了東方醫院重大火災隱患、益益乳業生產車間技改工程等6個長期困擾單位的隱患難題,贏得了在淮企業單位的一致好評。尤其是在2008年安徽德邦化工有限公司10項技術改造工程中,面對企業因自身無力解決消防技術難題,即將面臨停產整改的困境,支隊防火監督干部靠前服務,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和被整改單位人員放棄周末休息時間現場辦公,與廠方技術專家共同研究,圓滿解決了該項技改工程中遇到的所有消防技術難題,得到了各級政府和領導的一致好評。
搶險救災顯真情
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每當駐地發生火災、洪水等災害時,每當駐地有重大消防安全保衛任務時,支隊官兵總是迅速出動,沖鋒在前,及時搶救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
面對歷史罕見的冰雪災害,全警動員,全線出動,積極鏟雪除冰,全力救助被困群眾,期間全市消防部隊共接警出動20余臺(次),出動官兵200余人次,救災1次,搶救遇險群眾5人,組織掃雪21次,清掃路面20余公里,為受災群眾送水200余噸,搶救財產價值100多萬元,為成功抗擊冰雪災害作出了突出貢獻。面對突如其來的汶川特大地震,堅持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按照總隊命令,支隊15名官兵在第一時間馳援災區,不畏艱險,連續奮戰,全力展開生命救援,先后轉戰5個救援現場,連續奮戰了8天,積極搜救遇難群眾,搶救財產價值20余萬元,為災區運送物資70多噸,捐款共計13萬多元,以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贊譽。面對繁重艱苦的奧運消防安保任務,始終將之作為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在奧運火炬傳遞、奧運會舉辦期間,共組成檢查組161個,檢查單位3919家次,發現火災隱患1061處,督促整改火災隱患972處,督促整改重大火災隱患13處,責令停產停業79家,查封隱患單位3家,行政拘留14人,罰款27.86萬元。同時,出動200名官兵和10余臺消防車,在賓館駐地和沿途5個執勤點和起跑儀式現場開展執勤保衛任務,組成了150人的應急救援分隊,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圓滿完成了奧運消防安保任務,為奧運火炬傳遞和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創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贊揚,支隊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淮南市傳遞活動先進集體稱號。
愛悠悠,情深深,支隊的官兵們用一腔熱血加深了與駐地群眾的魚水之情,也換來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愛戴和信賴。三年來,駐地各界代表3000余人前往支隊進行走訪慰問,舉辦各種座談、聯歡會35場次。支隊也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擁政愛民模范單位,文明標兵單位,支隊團委被評為“共青綠色長廊”營建先進單位,所有中隊均被團市委命名為“青年文明號”,3個基層單位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市園林式單位,17名戰士被評為“青年志愿者行動先進個人”。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