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尤為關鍵。我市立足“皖電東送”主戰場,統籌風光火儲一體化發展,持續推進電網通道、能源結構、電力服務優化工作,助企“滿格電力”續航,行業能效提升與城市低碳轉型勢頭良好。
優電網通道。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結合園區未來發展需求以及規模化風電、光伏、儲能等新型電力系統并網需求,統籌編制《淮南市電力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3—2035年)》、配電網發展規劃,于市級國土空間規劃“上圖入庫”能源領域重點項目117個。規劃至2030年,擴容500kV湯莊變,新建500kV壽縣變,新增220kV變11座、110kV變7座,改造110kV及以上輸變電線路160條。全市481條10KV老舊線路標準化改造納入年度城市更新任務。潘集500kV輸變電投運,平圩電廠四期1000千伏送出工程、潘集500千伏變電站22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泥河110千伏輸變電、安豐220千伏輸變電開工。
優能源結構。我市依托“三改聯動”加速煤電降耗、熱電聯供,編制源網荷儲一體化基地項目方案,構建“凈零碳”閉環管控和“全綠電”供應體系,布局“一縣一園多點”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集群,打造鳳臺風光儲多能互補一體化基地、高新區零碳產業園示范項目,現代制造園區分布式屋頂光伏全覆蓋工程、風電鄉村振興工程有序推進;推廣地企協同的“光伏+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模式,開工淮能電力鳳臺丁集礦采煤沉陷區二期光伏電站及淮能電力潘集采煤沉陷區一、二期300MW光伏發電等項目,全市新能源裝機規模達330.63萬千瓦。
優電力服務。全力貫通供電企業用電報裝系統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打造水電氣網聯合報裝“一件事”應用模塊,形成“統一受理、信息共享、后臺流轉、并行辦理”的一體化聯辦機制。實施配電設施與主體工程一體設計、施工、核實、投運,提前獲取企業項目潛在用電需求,推行“一企一策”個性化定制服務65項,解決報裝問題138個,辦理“不動產權屬+用電賬戶”聯動過戶1800項,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全部“開門接電”,企業獲得電力水平顯著提升。
(記者 周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