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縣以“快、便、實、準”四維工作法為核心,創新構建“智能預警+主動服務+精準追溯”醫療救助體系。截至5月底,該縣救助困難群眾18244人次,救助金額980.33萬元,其中一站式救助18220人次、救助金額972.22萬元,手工救助24人次、救助金額8.11萬元。
“快”機制破冰,第三方承辦醫療救助經辦。該縣在全市率先引入商業保險機構承辦醫療救助項目,縣醫保中心作為投保人,負責投保及醫保服務的相關工作。人保財險淮南市分公司為保險人,負責提供服務和承保工作,向投保人、被保險人提供醫保相關服務事項和履行保險責任。凡參加鳳臺縣基本醫療保險正常繳費并享受醫療救助政策待遇的人員均為被保險人。保險公司對救助醫療費用先行墊付,次季由縣醫保中心據實撥付墊付資金。
“便”服務升級,數據跑腿免申即享。推行“零材料申報”改革,依托醫保信息平臺自動抓取住院記錄、費用清單等數據,將醫療救助申請材料進一步簡減。推行“免申即享”資助參保和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服務,對困難群眾實施分類資助參保政策。
“實”走訪筑基,雙預警織密防護網。組建“醫保專干+駐村干部+村醫”三位一體的助力鄉村振興醫保監測隊伍。同時落實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網格員包戶“三包”責任,對于特殊群體做到“戶戶進、人人訪”。截至目前,篩查相關部門推送的預警人員信息5批28戶102人,推送給相關部門自付醫療費用在1.5萬元以上的監測預警人員12850人次。
“準”施策提質,多重救助解難題。按照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財政補助政策,對參保個人繳費給予分類資助。2025年度全額資助參保37957人、部分資助10362人,實現應資盡資。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和返貧致貧人口實行傾斜支付,較普通參保人員起付標準降低50%、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取消封頂線。對規范轉診且在省域內就醫的特困、低保、低保邊緣戶、返貧致貧人口,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經三重制度綜合保障后政策范圍內個人負擔仍然較重的給予傾斜救助。對傾斜救助對象在參保地定點醫療機構或按規定省內轉診異地就醫(急診、搶救除外)發生的合規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報銷后,個人自付部分超過1.5萬元的,救助比例為50%,年度救助限額5萬元。
(記者 賈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