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準確把握精神文明建設時代特征和發展規律,統籌抓好文明實踐、文明培育、文明創建等工作,推動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提質增效。
文明實踐弘揚時代新風。圍繞“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注重家庭、家教、家風”等內容,創新推廣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方式,教育引導全市農村黨員自覺勤儉節約、抵制鋪張浪費,在主動參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文明創建等工作中,豐富日常生活、提升個人價值、改進生活方式,以精神文明帶動作風文明,以優良黨風引領文明鄉風。同時,整合全市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92個文明實踐所、1107個文明實踐站、42個市級文明實踐基地、4579支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36.9萬余名文明實踐志愿者資源,持續開展“學雷鋒 文明實踐我行動”“我們的節日”等主題活動,讓理論宣講、移風易俗、文化體育、鄰里互助等深入基層、深入民心。壽縣張李鄉連續六年舉辦敬老文化節,堰口鎮許寺民族村“新風堂”經驗做法被列為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典型案例廣泛推廣。
文明培育共建精神家園。建立完善“一約四會”組織體系,全市各行政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將“鄉村振興”“公序良俗”等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納入村規民約、融入日常生活。積極倡導推行積分制管理,通過積分管理激活群眾主動參與鄉村振興、移風易俗的內生動力。創新打造“春風滿淮”思政品牌,連續多年舉辦“皖若春風”農村思政大舞臺活動,持續深入挖掘道德模范,廣泛開展先進事跡宣講,營造學習榜樣爭當榜樣的良好風尚。今年以來,2戶家庭榮獲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1人入選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1人被省委宣傳部列為全省重大先進典型。6名農村代表當選“淮南好人”。毛集實驗區焦崗湖鎮村民岳仁宣“鄉村文化帶頭人”事跡被《榜樣》欄目報道,壽縣豐莊鎮小學教師周勇“淮南好人”事跡被新華社、《中國青年報》等中央媒體關注。
文明創建擦亮幸福底色。以成功創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為動員令、沖鋒號,迅速掀起全市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新浪潮。鞏固拓展創城“八大提升行動”成果,開展“創優美環境 樹城市文明”凈城專項行動,組織實施環境衛生集中大掃除行動,全面清理主次干道、公園廣場等重點區域垃圾雜物,整改美化“城市家具”問題2697處,推進30余公里市政道路完成線纜入地,全面持續提升城市文明風貌和精細化管理水平。組織開展全市社區文明創建勞動競賽,策劃舉辦“美翻了我的村”淮南市全國文明村鎮攝影展等主題活動。健全常態長效工作機制,強化日常督查整改,對動態發現的問題即查即改,確保改徹底、改到位,通過解決一件件群眾急難愁盼的煩心事,讓文明之光有感可知、成色更足,推動淮南從“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躍升轉變。
(通訊員 馬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