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多式聯運發展,調整運輸結構,從根源上遏制大氣污染。
我市制定印發了《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實施方案(2023—2025年)》;安徽中致物流發展有限公司“連淮入河、通江達海、融長三角暢達國際”先進裝備公鐵水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納入第三批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創建范圍;開通了“鐵海聯運”班列,制定了《淮南市“鐵海聯運”班列開行實施方案》《淮南市鐵海聯運發展獎補資金實施細則》等。2023年8月30日,淮南“鐵海聯運”(寧波方向)班列順利完成首發。與原有公路運輸方式相比,鐵海聯運每個集裝箱可降低綜合物流成本約50%。2024年9月開通淮南-上海“鐵海聯運”班列。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公路、水路、鐵路貨運量占比分別由2020年58.62%、31.36%、10.02%,優化到2024年49.01%、42.28%、8.71%。其中,水路貨運量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
在調整運輸結構的同時,海事部門不斷強化港口碼頭大氣污染防治。“十四五”期間,全市13家港口企業均完成港口碼頭防污染設施建設任務,每個泊位分別按垃圾分類收集要求配備4個垃圾桶,每個碼頭配備5立方米生活污水、油污水接收桶以及輔助設施等,設施使用覆蓋率100%。同時硬化進港道路和貨場,修建洗車臺,添置覆蓋全場的噴淋設施,泊位前沿設置霧炮,修建排水溝和沉淀池;加快推進港口岸電設施建設工作,全市13家港口企業共計完成33臺套岸電設施建設任務。推動船舶靠港使用岸電系統常態化,“十四五”期間累計使用岸電設施5505艘次,使用岸電時間24752小時,用電量27320千瓦時。“十四五”期間共接收處置船舶污染物垃圾67.25噸、生活污水2120.51立方米、含油污水117.10立方米、殘油廢水0.0174立方米。加強引江濟淮航道淮南段巡航執法,重點對東淝河船閘上、下游錨地、瓦埠湖區船舶污染防治情況開展巡查,嚴禁船舶向水體排放污染物,嚴厲打擊長期不交付或虛假交付船舶污染物、偷排污染物等違法違規行為。累計查處違法違規船舶13923艘次、非法涉海運輸航運企業18家次。
(記者 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