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博物館里的思政課開講啦
讓千年文明在青春的脈搏中奔涌
(記者 廖凌云)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為進一步豐富“春風滿淮”系列思政品牌,近日,團市委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館舉辦“楚韻新聲·青春傳薪”青年宣講活動,通過理論宣講、沉浸式體驗和互動問答等方式,將“思政課堂”搬進博物館,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楚文化”的魅力。30多名團員青年、少先隊員參加活動。
活動中,來自安徽楚文化博物館的青年解說員黃健作為宣講員,帶領團員青年依次參觀各個展廳,三足羊首銅尊、戰國楚金幣、越王者旨于賜劍……黃健如數家珍般生動地講述著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底蘊。
隨后,紅領巾解說員以飽滿的熱情和扎實的知識,給大家帶來了別樣的講解體驗。“楚大鼎是我國現存東周時期最大的圓形青銅鼎,可與商代‘后母戊’大方鼎媲美,堪稱為鎮國重器。”來自壽縣第一實驗小學的紅領巾解說員鮑祺然繪聲繪色地講述了鑄客大鼎的“前世今生”。壽縣李山學校的紅領巾解說員王尚哲、代曉筱通過情景劇演繹,用一段穿越時空的對話,讓現場的團員青年重溫了小甸集那段塵封已久的革命歷史。
此次活動,讓學生們“可感”“可觸”,在切身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更加堅定了傳承和創新的使命擔當。下一步,團市委將持續豐富“春風滿淮”系列思政品牌,打造“沉浸體驗+理論宣講+青年共創”的創新模式,讓傳統文化與青春力量碰撞出絢麗火花,為淮南傳統文化注入青春動能,彰顯新時代青年傳承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的青春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