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廖凌云)4月14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位于淮南高新區的深部煤炭安全開采與環境保護全國重點實驗室項目建設現場,只見車輛往來穿梭、工人鉚足干勁……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作為科技部批準建設的全國重點實驗室,該項目自2024年3月啟動以來,歷經高效施工,目前已進入裝飾裝修及室外工程最后沖刺階段,計劃于今年6月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走近最高的科研辦公樓,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隨著塔吊的升高,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玻璃幕墻安裝;走進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工人們正在鋪設地磚、調試水電。據施工單位中鐵四局項目負責人任華介紹,面對工期緊、任務重的挑戰,項目團隊通過科學編排節點、優化資源配置,高峰期日均投入施工人員約400人,僅用8個月便實現科研辦公樓、實驗樓、國際學術會議交流中心等全部主體結構封頂。憑借高標準建設管理,該項目先后榮獲2024年“淮南市二季度重點項目五比評價先進項目”“安徽省建筑安全生產標準化示范工地”等稱號。
據介紹,深部煤炭安全開采與環境保護全國重點實驗室項目由淮河能源控股集團和安徽理工大學共建,是國家啟動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以來,率先獲科技部批準建設的全國重點實驗室,是安徽省能源領域首個、省屬企業唯一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將為淮南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5.49萬平方米,包括科研辦公樓等6棟建筑及配套工程。
“項目啟動以來,我們全力以赴抓安全、把質量、搶進度、控投資,保障了項目建設有力有序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項目部工程技術部部長王桂先介紹,實驗室定位于應用基礎研究,聚焦國家能源安全、生態安全戰略和企業實際需求,構建國際一流應用基礎理論與工程示范研發平臺,致力于深部高瓦斯、高地壓、高承壓水、高地溫、大采深“四高一大”復雜條件下煤炭安全開采和煤礦區生態環境保護共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難題研究攻關,為保障我國能源供應自主安全可控、淮河流域煤礦生態環境保護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