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市人民檢察院獲悉,2024年全市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消費者權益保護公益訴訟案件67件,發出檢察建議43件,提起訴訟13件,辦理支持起訴案件6件,法院均判決裁定支持。
據介紹,在案件辦理中,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依法、全面、客觀地進行調查核實,精準制發檢察建議,效果明顯。
在大通區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現制現售飲用水衛生安全隱患行政公益訴訟案中,針對該區部分住宅小區21臺現制現售飲用水機存在未依法公示飲用水衛生安全檔案材料、公示衛生安全檔案材料超過有效期等問題,大通區檢察院分別向兩家主管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強化現制現售飲用水監管,開展專項清查問題,清理無證單位并加強宣傳教育。兩家主管行政機關立即開展專項檢查,經營企業隨之整改到位,消除了飲用水衛生安全隱患。
檢察機關注重將依法辦案與加強監督結合起來,在推進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辦理的同時,提升線索發現的廣度和深度,深化“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溯源治理效果。
在八公山區人民檢察院訴段某飛等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中,為延伸治理,八公山區檢察院針對該案反映出的寄遞渠道存在的監管缺失問題,向主管行政機關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建議加強快遞企業細化實名收寄、收寄驗視、過寄安檢三項制度的操作規范,強化風險防控。主管行政機關立即行動,建立健全寄遞安全監管的配合機制,并聯合相關單位加強制度落實,有力防范違禁物品通過快遞流通。
同樣,在田家庵區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以探店視頻形式違規發布涉食品安全廣告行政公益訴訟案中,為延伸案件辦理成效,田家庵區檢察院推動行政主管機關制定《直播電商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行動方案》。據悉,專項整治行動中,行政機關利用網監系統共檢測短視頻平臺各類廣告3725條,立案查處行政違法案件20件。
案件辦理中,檢察機關注重加強與消保委的緊密配合,堅持綜合履職,拓寬消費者權益保護渠道,有效提振了消費信心。
在大通區人民檢察院支持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訴江某輝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民事公益訴訟案中,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決,對省消保委的訴訟請求全部予以支持,并采納檢察機關支持起訴意見。在謝家集區人民檢察院訴陳某爵等三人生產、銷售假藥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中,謝家集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全部支持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案件辦理中,檢察機關充分發揮部門協同配合,有效遏制假藥流通,筑牢藥品安全防線,為廣大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2025年,全市檢察機關將進一步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力度,積極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與消保委緊密配合,聚焦食品藥品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重點領域,加大對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的監督力度,在維護市場公平正義、創造安全有序的消費環境等方面做出積極努力。
(記者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