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雪峰)淮南市氣象資料顯示,上周淮南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7.7℃(10月20日),最高氣溫26.3℃(10月15日),一周累計降水量7.0毫米。
天氣漸涼。上周倏忽而至的強冷空氣帶來了“換季式”降溫,也算是給即將到來的“霜降”打了前站。今年二十四節氣“霜降”來臨時間是10月23日6時14分32秒。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此時太陽達到黃經210度,于每年公歷10月23日—24日交節。霜降節氣的到來標志著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晝夜溫差達到一年中的最大。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霜降時節,萬物畢成,畢入于戌,陽下入地,陰氣始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霜降”節氣反映的是天氣漸漸變冷的氣候特征,并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氣就會“降霜”。其實,“霜”也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霜”是地面的水氣由于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成。“霜降”節氣與“降霜”無關。氣象學中也并沒有“霜降”的概念,一般來說,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稱做“早霜”或“初霜”,春季出現的最后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霜降時節,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在秋收掃尾。即使耐寒的蔥也不能再長了,因為“霜降不起蔥,越長越要空”。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霜降不僅帶來絲絲寒意,也帶來斑斕秋色。這抹秋色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楓葉經秋風洗禮變為橘紅,在陽光照射下,紅楓連天似煙霞,勝過春花一朵朵。“秋深山有骨,霜降水無痕。天地供吟思,煙霞入醉魂。”宋代詩人江定齋所描述的就是霜降時深秋的山色美景,飽滿的色彩、艷絕的美景令人心醉神迷。
這抹秋色更是“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霜降時節,正值秋菊盛開,有古籍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花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自古有“霜打菊花開”,登高山、賞菊花成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
市氣象臺預報,受降溫影響,10月23、24日早晨最低氣溫將降至8℃左右,10月26-27日還有一次降水過程。
具體預報如下(當日8時-次日8時):10月22日,多云轉晴,8~18℃;10月23日,晴,7~19℃;10月24日,晴轉多云,10~20℃;10月25日,多云轉陰,12~21℃;10月26日,小雨,13~20℃;10月27日,小雨,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