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付莉榮 攝影報道)9月19日,市人民檢察院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新媒體走基層看檢察”采風活動。省、市主流媒體記者受邀深入基層檢察院,將“筆頭”和“鏡頭”聚焦檢察機關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等,傳遞檢察“好聲音”,講好檢察“好故事”。
此次采訪活動根據市委宣傳部、市人大常委會監察和司法工作委員會、市司法局“江淮普法行”工作相關要求組織開展,圍繞“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提升公民法治素養”主題。活動中,采訪團深入壽縣、鳳臺縣、謝家集區、八公山區檢察院,與縣區檢察院干警深入交流互動,并聚焦基層一線了解檢護民生、公益訴訟等履職舉措成效,挖掘普法宣傳品牌。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壽縣檢察院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緊扣壽縣地域特色,積極破解文化遺產保護難題,全程參與制定《壽縣文物保護安全工作實施方案》,針對古城墻、古建筑、古墓葬及文物保護工作先后向相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10余份,切實以檢察之力助推古城保護。在鳳臺縣檢察院采訪中得知,該院立足黨建和輕罪治理檢察工作實際,化解矛盾糾紛,強化多元共治,融入社會治理,落實普法責任,跟進司法救助,錘煉高素質先鋒隊伍,著力提升輕罪治理專業水平,為助力縣域治理、平安建設,促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檢察力量。
謝家集區檢察院借力“府檢聯動”平臺,與政府、社會組織通力協作,與民政、教育、市場監管等19家單位建立40項“府檢全域聯動”機制,打造了覆蓋鄉鎮街道、廠礦社區、社會家庭的多層次全領域的“蔡楚政前方”工作品牌。八公山區檢察院則打造“八公暢晚”工作品牌,做好老年人權益司法保護的“加法題”,創建“山水公益”公益訴訟品牌,通過統籌分析、案件辦理、督促整改等多種方式,盡心守護“山水如畫”的美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