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
 
首頁 > 文體新聞 > 小小“銅斗”浮現兩千多年前的觥籌交錯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小小“銅斗”浮現兩千多年前的觥籌交錯
【字體: 】 發布時間:2024/6/27 10:22:14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酒是用糧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質發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飲料。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圍繞酒形成的獨特文化,被稱為“酒文化”,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在藏品豐富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館里,展陳著大量與酒相關的器皿,出土于壽縣雙橋鎮廿鋪楚墓中的“銅斗”就是其中特點鮮明的一件。

銅斗,亦作“銅枓”,與當前俗稱的“酒提子”形貌相似,用處也基本相同。安徽楚文化博物館講解員孫曉菲介紹,2000多年前,酒一般貯存在尊、罍等大型盛酒器中,主人想喝時,會將其注入壺、觥等小型盛酒器里,放在筵席旁邊,然后再用勺、斗等挹酒器斟入觚、觶、杯等飲酒器中進行飲用。這一動作即是人們常說的“斟酌”,也稱 “斟酒”。

這件“銅斗”文物分為柄、杯兩部分,柄有銎。柄前端連接杯的一段彎曲,使柄體和杯體形成近乎九十度的夾角。銎口呈長方形,背面有一小孔,以供安裝木柄固定之用,杯圜底,扁圓腹狀。杯口微內斂,杯口兩邊、中部兩尖凸起,正面一尖下面有一凹槽,通體素面無紋飾。其具體參數為,通長15.9厘米,柄長12.8厘米,銎長5.1厘米、銎口長3厘米、寬1.3厘米,杯腹高5.5厘米,杯口最大徑7.5厘米、最小徑4.7厘米,重350克。

《史記·趙世家》對這一類型器物有所記載,“使廚人操銅枓以食代王及從者,行斟,陰令宰人各以枓擊殺代王及從官,遂興兵平代地。”孟郊在《送淡公》詩中也有描述,“行當譯文字,慰此吟殷勤。銅斗飲江酒,手拍銅斗歌。”可見,銅斗作為一種與酒相關的器皿在古代已普遍出現。參見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展陳“銅斗”的大小、形狀和材質,頓感古文、詩詞中所描述的場景躍然紙上。

專家研究認為,夏朝時期,是我國傳統酒的啟蒙期,這個時候,我們的先民學會用發酵的谷物來做水酒。春秋戰國時期,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釀酒業取得了新的進步。酒的種類比較豐富,主要有黍酒、稷酒、麥酒、米酒等,其中黍酒和稷酒最為流行。黍酒是用黍為原料制作的酒,谷物在糟糠中進行發酵,經過提純后釀制而成,味道比較濃烈。而稷酒則是以稷米為原料,經過糟糠發酵、提取酒汁后再煮制而成,口感相對比較濃郁。在當時,喝酒已成為社交禮儀的一部分,人們喜歡用酒來表達情感、寄托感情,也追求著酒的口感和質量。

諸侯國中,楚人好酒尤甚。《楚辭》等歷史文獻的記載說明,楚國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無不以飲酒為樂。《九歌》中有著許多關于酒的描寫,而《招魂》與《大招》中,則通過祭典活動展現了楚國貴族豐盛華麗的酒宴。考古發掘與研究更是證實,楚墓中發現的酒器在飲食器皿中的比例遠遠高于其他列國墓中比例。品種涵蓋了壺、鈁、罐、卮、缶、瓚、罍、盉、樽、杯、盒、勺、斗等,材質主要有金、銀、銅、漆木、葫蘆、陶等。

研究表明,今天的河南省西南部、湖北省大部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區;湖南、江西等地為春秋中期以后楚文化的重心地區;安徽的北部、江蘇、浙江為晚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帶。戰國末期,楚國移都壽春。八百年楚國,從蠻夷到文明,從霸主到衰亡,王朝余暉,在壽春落幕。

站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館“郢都壽春楚墓分別示意圖”前,講解員孫曉菲介紹,楚人尚東尚左,以當時的壽春都城為中心,楚國的大型墓葬,如李三孤堆、武王墩、黃泥孤堆等墓葬分別位于其東方;中小型墓葬主要分布于其西方,比如“戰國銅斗”出土于都城西南方的雙橋鎮,屬于中小型墓葬出土文物。這間接表明,當時飲酒文化流行于淮楚大地,酒進入到了一般貴族甚至平民家中。并且,飲酒的禮儀和儀式感已十分成熟,酒宴之上,取酒、斟酒等都有相應的器具,“銅斗”雖小,或已是不可欠缺酒器。試想,兩千多年前,這枚銅斗伴隨它的主人經歷了多少觥籌交錯,如今銅斗尚在,其主人早已消失在了歷史長河。

圖為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展陳“銅斗”。(記者 蘇國義 李嚴 攝影報道)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兴县| 文山县| 和田县| 安化县| 洛南县| 天峻县| 基隆市| 北宁市| 芮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 鸡东县| 三穗县| 石楼县| 衡东县| 延寿县| 岳池县| 太仆寺旗| 天峨县| 黎城县| 鹤山市| 青海省| 武功县| 吉木乃县| 吉林市| 济南市| 巩义市| 津市市| 繁昌县| 封开县| 九江县| 松溪县| 拜泉县| 通海县| 修武县| 灵石县| 界首市| 保康县| 靖边县| 教育| 长汀县| 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