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嚴)6月12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多措并舉推動50項民生實事走深走實。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4984人;累計為60.3萬人次低保、特困人員發放保障金3.5億元;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3091個,其中公共停車泊位3218個。
據介紹,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民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市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落實方案,經市委常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后,已于3月28日印發實施。落實方案明確了2024年民生實事目標任務、推進舉措和責任單位,包括10大類50項目標任務和173條具體推進舉措。
其中,促進就業類3項,包括促進重點群體穩定就業、支持畢業生求職創業、實施放心家政行動。
社會保障類5項,包括加強城鄉低保人員和特困人員生活保障、推進農村敬老院運營服務能力提升、加強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管理、實行企業職工退休一件事一次辦理、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
困難群體救助類12項,包括開展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實施困難殘疾人康復工程、做好殘疾人培訓和托養服務、持續優化無障礙環境、大力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加強困難大病患者救治、強化殘疾人福利保障、做好困難群體法律援助工作、強化困難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完善村(社區)“救急難”互助社運作機制、分類資助低收入人口參加基本醫保、建立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自然增長機制。
教育惠民類5項,包括實施“安心托幼”行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教室光環境達標工程”、積極做好學生資助工作、實施老有所學行動。
衛生健康類3項,包括實施健康口腔行動、實施出生缺陷防治提升行動、實施農村地區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
環境保護類2項,包括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深入推進餐飲油煙、噪聲及惡臭異味擾民問題整治行動。
交通出行類2項,包括扎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便民停車行動。
文體服務類3項,包括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實施公共文化空間工程、開展送戲進萬村活動。
城鄉建設類10項,包括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風電鄉村振興工程、穩步推進城市危舊房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加強無物業住宅小區管理、推進“難安置”問題專項治理、實施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和淮河以南地區農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鞏固菜市整治和改造提升效果、加強對戶外勞動者的關心關愛。
公共安全類5項,包括實施“惠民菜籃子”行動、深入開展放心滿意消費創建示范活動、嚴打電信網絡詐騙、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實施“食安名坊”培育行動。
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實施50項民生實事79個指標中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提高分散和集中養育的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等14個指標已提前完成,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實施出生缺陷防治提升行動等47個指標正在序時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