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付莉榮)4月1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淮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于近日獲省政府批準,這是“多規合一”改革以來,我市獲批的首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也是我市“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進程中取得的重要進展。
《規劃》以“雙評價”為基礎,深入分析淮南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狀與問題。立足淮南市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目標,以自然地理格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嚴格落實上級下達的三條控制線劃定及管控要求,樹牢國土空間規劃底線。規劃形成“兩帶三區四中心”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突出淮河復合廊帶、引江濟淮復合廊帶生態骨架;形成淮北平原現代農業生產區、中部綠色都市農業生產區和南部丘陵現代農業生產區3個農業生產分區;強化市域中心城市以及鳳臺縣城、壽縣縣城、新橋組團3個副中心區域輻射帶動能力,引導人口、功能集聚。構建由快速鐵路、高速公路構成的“快速網”,內河航道、干線公路、普通鐵路構成的“主干網”,農村公路、通用機場構成的“基礎網”。突出發展特色,包括夯實國家重要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促進城鄉高品質宜居,充分展現“楚風漢韻、山水名城、大美淮南”的城鄉空間魅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