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廖凌云 攝影報道)“進來歇歇腳,喝杯熱茶暖暖身子!”12月17日一早,位于洞山中路的市總工會“工會驛站”里,工作人員已經開好了空調,備好了熱水,為冷風中奔波的戶外勞動者送上冬日的溫暖。
走進暖意融融的工會驛站,放下手里的工具、摘下濕漉漉的帽子、接過一杯暖心的姜茶,從早上5點就開始忙活的環衛工人甘林英坐下來和大伙敘起了家常。她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我們幾個主要負責會戰路到廣場路的道路保潔,忙完之后,就會到驛站來休息一下,這兩天外面冷,進來就暖和多了,像在家里一樣。”在服務站內,空調、微波爐、燒水壺、應急包等設施、用品一應俱全,為戶外工作者提供飲水、休息、午餐加熱、閱讀、手機充電等服務。“這里很方便,什么都有,市總工會的志愿者也很關心我們,經常過來問我們有什么需要的。”環衛工人王體榮說道。正在熱飯的外賣員小姚說:“這個站點可以說是附近外賣員的小據點了,有了它,刮風下雨都不怕了!”
市總工會權益保障部部長陶敏介紹,他們會定期對驛站內的冰箱、微波爐等設施進行檢查、消毒,以保證各項設施功能完好。“我們還會舉辦各類活動,比如組織農民工體檢,開展健康講座等。”
近年來,全國總工會針對戶外勞動者“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實際問題,推動各級工會建立以戶外勞動者為主要對象的工會驛站體系,改善戶外勞動者工作條件。市總工會在工會驛站提供飲水、熱飯、應急藥品、休息、如廁(附近)等服務基礎上,逐步健全基本服務內容,因地、因時制宜,開展送溫暖、送清涼、送文化等活動,傾心聚力將工會驛站打造成黨的政策理論和工會工作的宣傳站、關心服務的前哨站、補能休息的中轉站、傳遞愛心的接力站。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站點808家,其中提升98家,新建710家,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18%。這些站點按照“因地制宜、臨街靠路、就近便利、依托基層、按需配置”的原則科學合理選址,逐步構建了“15分鐘”戶外勞動者暖心服務圈。
人來人往的工會驛站里傳遞著淮南這座城市的“溫度”,環衛工人有地方熱飯,快遞小哥有地方充電,網約車司機隨時能接熱水,過路群眾累了可以進來歇歇腳……下一步,市總工會將籌措專項資金,整合社會資源,凝聚社會力量,拓寬服務渠道,增強工會驛站服務質量和效果,確保廣大職工感受到來自“娘家人”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