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
 
首頁 > 文體新聞 > 楚風習習沐壽春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楚風習習沐壽春
【字體: 】 發布時間:2023/9/12 11:30:44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總愛在傍晚推開家里門窗,面對習習涼風,憑窗遠眺。首先映入我眼簾是國家二級博物館——安徽楚文化博物館,這里是來壽縣游客的首選之地;往北是游客集散中心,再往北便是八公山麓下的合淮阜高速和壽縣高鐵站了。夕陽下,古老的壽春古城靜靜地坐落在西邊。東北高架起的是通往市區的東津渡雙向大橋,是國家南水北調的改建項目。東淝河從南方迤邐而來,匯入瓦埠湖,流過了東津渡后便環繞古城匯入淮河。

望著眼前的勝景,我像是在欣賞一幅絕美的畫卷。楚文化博物館、游客集散中心、高鐵站、東津渡大橋都是近年新建的工程,而在這些新型建筑物的南邊,便是沉睡數千年的壽春城遺址。時常凝望著這片古老的土地,感受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常常會讓思想的野馬奔馳久遠。

壽縣,歷史上五次為都,十次為郡,而說起來,影響最深最遠的莫過于楚都十九年,歷經二千多年,這里城鄉古楚遺跡隨處可見。

多年前我曾建議,早日復制成壽春城遺址公園,以加快壽縣文旅事業發展,因為楚文化對我們影響太深了。壽郢古都營建于戰國晚期,城址總面積達26.35平方公里,相當于現在的壽縣新城拓展區,比楚國最早的都城紀南城還大10.35平方公里。那時,這里宮殿林立,城內有郭墻、城壕、縱橫有序的水道。城區布局為宮殿區、手工業作坊區、商貿區、墓區。壽春城內建筑物使用的石柱礎、素面磚和花紋瓦當,反映了楚國晚期建筑方面的進步和成就,也是楚八百年文明史的傳承與結晶。

《史記·楚世家》曰“文王熊貲立始郢都”。前689年,楚國從丹陽遷都于江陵(湖北省)附近的紀南城,史稱紀郢。此城雖然規模次于壽春城,但城垣內外遺跡遺物之豐富,整體布局之雄偉,成為楚歷次遷都建都的范本。城內的夯筑臺基除宮殿較高外,一般屬低臺式建筑基址,這樣高出地面的土臺大小有300余處,城外附近也分布著不少這樣的臺式村落,稱為郢子。除獨特的建筑外,歷經數百年,先楚人還慣用了一些固化的生產生活和文化用品,如銅器鐵器、陶窯制品、絲綢麻物、桐油漆木、編鐘彩繪等。直到楚中晚期,楚昭王自紀郢遷都鄢郢(今湖北宜城),頃襄王又遷都于淮郢(今周口市淮陽),38年后考烈王移都于壽春壽郢,遷都所到之處的建筑模式和子民生活習俗,無不承傳了先楚的遺風。

前241年,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合縱”抗秦,楚宰相春申君黃歇受命于考烈王佩六國相印率軍,不料聯軍失敗。為遠離秦侵擾,楚遷都壽春,春申君帶著一班人在今天壽春城遺址上設計營造了一個規模空前的都城。遷都壽春后,因以前抗秦失敗,春申君不斷受到考烈王的冷遇,那時他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心灰意冷,四君子各居異域他鄉,年輕時的好友羋月已成了煊赫一時的秦宣太后,杳無音信。在壽春城這座國際都市籌建完畢后,春申君毅然遠離壽郢,去傾力開發江東去了。

往事越千年。今天,無論你徜徉在壽縣城區,還是漫步在鄉村古鎮,你都會感受到千年楚風的熏陶。城內的孔廟、清真寺、報恩寺等大型建筑,處處留下夯筑的臺基基礎、圓型梁柱、曲型的拱檐,些許帶有字紋的瓦當。還有鄉村那些莊臺村莊,多四周環水,俗稱王郢子、張郢子、李郢子,其模式與楚首都紀郢的村落模式契合,而不像南方的沖子,北方的莊子,西方的寨子造型,大概是楚國一直處于長江、淮河中游多水患的緣故,才使莊臺模式村落延傳數千年。最讓人難忘的還是淮河邊鄉村造屋做墻基時的場面,一群人抬著一塊石硪或木夯,一人唱歌眾人和,既可以使大家行動一致,又能讓人們勁向一處使;鄉村的桐油是很精貴的物品,凡是木器制品完工后,都要用桐油油個二三遍,然后再用油漆漆下,可防腐、防蟲,又可讓木制品經久耐用。

壽縣的民間生活習俗更是深受先楚的影響,穿戴絲綢制品是富貴吉利的象征,綾羅綢緞古往今來都是奢侈品,江淮流域,婦女愛穿繡邊衣服,女孩愛穿花鞋;五月端午節為紀念一位大詩人,要劃龍舟,吃粽子,家家戶戶門前還要掛艾蒿,孩子要帶香囊,對了!壽縣的香草可是出了名的香……

數千年后,今日壽縣城鄉依然楚風習習,楚韻猶存。

或許,在不遠的將來,一座壽春城遺址公園會突兀而起,古遺址文化,安豐塘水文化,沿淮淠莊臺文化,大放異彩的楚文化與古都的其他文化交相輝映,壽縣的文旅事業將會日臻興盛,我的窗前也定會更加絢麗多彩!(時本放)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口县| 宝鸡市| 三门县| 庆阳市| 邢台县| 徐水县| 临西县| 宜川县| 潼关县| 恩平市| 建宁县| 苏尼特左旗| 商河县| 满城县| 运城市| 龙门县| 平乐县| 和平区| 二连浩特市| 铅山县| 皮山县| 富裕县| 石首市| 怀集县| 宁津县| 连平县| 饶河县| 抚远县| 柯坪县| 红原县| 湄潭县| 东方市| 台前县| 太湖县| 锦州市| 论坛| 玉林市| 扶绥县| 股票| 南漳县| 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