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北京師范大學淮南實驗學校正式開學。8月5日下午,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這里,對學校的校園建設、硬件設施、師資配備等市民關心的情況進行了走訪了解。
北京師范大學是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其前身是創立于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23年更名為北京師范大學。120年來,北京師范大學為中國高等教育和中國現代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北師大在各地的附屬(實驗)學校,在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上都取得了驕人的成果。
北京師范大學淮南實驗學校位于山南新區水仙路以東,芙蓉路以西,和暢街以南,在春分街南北有兩個地塊,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當天走訪的是今年9月開學投入使用的學校一期項目,即小學初中校舍及配套工程。
走近學校,就被古色古香的大門所吸引。“附屬中學校”五個大字十分顯眼,復古色調的磚塊,充滿歷史感的設計,仿佛經歷了歲月沉淀又別有一番雅致。
在北師大淮南實驗學校籌備組副組長彭磊的引導下,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對整個校園進行了參觀。據介紹,北京師范大學淮南實驗學校為小初高一體化十二年一貫公辦學校,共有132個班,其中,小學48個班、初中48個班、高中36個班,可容納近6000名師生生活和學習。
繞校園一圈,能夠直觀地看到教學樓、綜合樓、藝術樓、實驗樓、宿舍樓等多棟功能性建筑樓,所有建筑樓均有連廊相接,可以互通。據了解,后期每棟樓都會有屬于自己的名字,如“晨曦樓”“麗澤樓”等,而“晨曦”“麗澤”等別致的名字都是從北京師范大學地名樓名的原素中而來。
教學樓內配備了籃球場,藝術樓內還有陶藝室、廚藝室、舞蹈室等培養和提高學生多方面素質的場所。彭磊介紹,目前各項相關設備都正在陸續進入,很快就能配置齊全。校園的北側有配套建設的足球場、網球場等運動設施,站在教學樓上能看到醒目的彩虹跑道,仿佛能夠想象出學生們在這里奔跑歡笑的青春模樣。景觀綠化等基礎設施布滿各處,一條蜿蜒的水系穿過校園,清澈的水緩緩流淌,搭建的小橋看似隨意,卻恰到好處地點綴在水系中央。
站在教學樓上向南遠望,北京師范大學淮南實驗學校項目二期(高中部校舍及配套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預計于2024年5月完成竣工驗收,當年9月開學前投入使用。
北師大淮南實驗學校籌備組組長郝波向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介紹,目前北京師范大學已經派了三位學校管理干部來到淮南,對學校的工程建設、招生、師資等各方面工作進行共同籌備,保障9月份開學各項事宜順利進行。
“現在學校的教師招聘工作已經完成,75名教師于7月14日參加了由北京師范大學組織的全國附屬學校的新教師培訓。”郝波表示,“這是持續半年的深度培訓,涉及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常規、學科內容等多個方面,由北京師范大學組織專家、資深教授及骨干教師進行相應的培訓授課,為教師入職奠定基礎。”
據了解,北京師范大學不僅對教師的培訓有高標準,對于管理團隊成員更有嚴格的選拔、考核和任命要求,“每年我們都要回到本部去,接受北師大的業務考核和述職,并接受專家問答和指導。只有達到一定標準,才能夠繼續擔任學校管理干部。”
據介紹,北京師范大學將于8月中旬派專家評估組來到學校,對學校的軟硬件配備、校園文化建設、師資團隊、招生情況等進行專業評估,確保達到開學標準,保證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的良好發展。
郝波表示:“有北京師范大學的高位引領,有淮南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有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相信一定可以把北京師范大學淮南實驗學校辦成百姓家門口的品牌學校。”(記者 付莉榮 蘇國義 實習生 李亞倫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