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門診慢特病政策 暢通線上、線下服務渠道
(記者 付莉榮 實習生 王宇晨)門診慢特病是指門診慢性病和特殊疾病的合稱,一般是指治療周期長、對健康損害大、費用負擔重且適合在門診治療的疾病。目前,我市門診慢特病病種從原來的25個病種增加到現在的74個病種。近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市醫保局了解到了我市門診慢特病保險政策待遇和申辦途徑。
門診慢特病實行起付標準和限額管理,城鎮職工門診慢特病起付線標準為600元,門診慢特病患者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門診醫療費用,在起付標準以上部分按85%支付(其中透析患者的門診透析費用95%),一個醫療年度內不能超過門診慢特病病種最高支付限額。城鄉居民門診慢病起付線標準為300元,門診慢特病患者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門診醫療費用,在起付標準以上部分按65%支付。一個醫療年度內不能超過門診慢特病病種最高支付限額。城鄉居民門診特病起付標準按當次就診醫療機構普通住院政策報銷(其中透析患者的門診透析費用95%),年度內按照就診最高醫療級別醫療計算一次起付線。
門診慢特病患者認定多個病種的,一個年度內只計算一次起付標準(按最高就醫標準計算)。
今年7月1日起,我市取消市內門診慢特病定點醫療機構數量限制,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在參保地一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均可享受門診慢特病待遇。
門診慢特病申報流程為:線上可通過“皖事通”—“安徽醫保公共服務”進行辦理或關注微信公眾號“淮南醫保”—點擊主界面下端“服務大廳”—“醫保掌上辦”辦理。線下參保患者每月10日前到各縣區政務服務大廳醫保窗口進行申報,申報審核成功后,次月享受(每月10日后申報的參保患者順延至下月審核,次次月享受待遇)。另外,“免申即享”針對器官移植術后、心臟瓣膜置換術后、惡性腫瘤3個病種,實施“免申即享”政策,即參保群眾出院結算后,參保地醫保部門根據醫保信息系統中的出院診斷等信息,直接認定相應的門診慢特病,不需要群眾自行申辦就能直接享受醫保門診慢特病待遇。
據悉,市醫保局將進一步優化門診慢特病政策,暢通線上、線下服務渠道,方便參保群眾獲得各項醫療保障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