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傍晚6時許,在淮南二中附近的一家餐館內,正值用餐高峰期,豐盛的菜肴琳瑯滿目,香噴噴的味道撲鼻而來,大家井然有序排隊按需點餐、取餐、用餐,光盤行動已深入人心,厲行節約成為人人崇尚的美德。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在每張餐桌上,都擺放了《淮南市餐桌文明公約》提示卡,六條公約言簡意賅,朗朗上口。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著勤儉節約的文明理念。據了解,為培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020年3月12日,市文明辦草擬了4個版本的《淮南市餐桌文明公約》,在《淮南日報》《淮河早報》和“淮南發布”“文明淮南”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征求意見啟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啟事發布后僅幾個小時,參與討論的市民已經超過1.1萬,大家一致支持出臺公約,紛紛獻智建言,引起良好的社會反響。參考市民的意見,本著公約應朗朗上口、易于傳播的特點,2020年4月7日,市文明辦確定了最終版的《淮南市餐桌文明公約》,并對社會公布。
走訪中,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發現,在我市大力倡導文明餐桌的氛圍中,食堂、快餐店、飯店、酒店……各類餐飲服務單位紛紛制作形式多樣的“文明餐桌”就餐告示牌和宣傳畫,并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同時,餐飲服務提供者根據顧客需求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加補菜、免費打包等服務也成為時尚,理性消費、勤儉節約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據了解,我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也定期深入轄區內餐飲單位,就落實“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餐飲浪費”開展專項督查,督促餐飲單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對沒有將“光盤行動”及“公勺公筷行動”落實到位的餐飲單位,及時指出問題并責令整改。要求餐飲服務單位將“文明餐桌”行動納入服務員的日常培訓中,注意提醒客人合理點單、合理消費的好習慣,引導顧客做到不剩飯、不剩菜,吃不完就打包,享受“文明用餐、厲行節約”的綠色消費。(記者 廖凌云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