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夜間至27日有小雨過程并伴有小幅降溫
(記者 張雪峰)淮南市氣象資料顯示,上周淮南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5.8℃(10月19日),最高氣溫24.2℃(10月23日);一周無降水。
時過“霜降”,今年“霜降”到來時間是10月23日上周日。“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斗指戌,太陽黃經為210°,于每年公歷10月23—24日交節。進入霜降節氣后,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霜降是一個以自然現象命名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二十四節氣解》中則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天氣漸冷,開始降霜,這是霜降前后直觀的氣候表現。東漢王充《論衡》曰:“云霧,雨之征也,夏則為露,冬則為霜,溫則為雨,寒則為雪,雨露凍凝者,皆由地發,非從天降。” “霜”是地面的水氣由于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成。其實,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征。
“霜降”節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天氣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霜降期間,一般從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由于干冷空氣逐漸一統天下,暖濕空氣已被邊緣化,帶有夏季和初秋特征的許多天氣退出,天氣相對更為簡單。在立冬前后,往往出現較強的大風降溫天氣,一些地方在較短的時間里就跨入了冬季。
在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為此時菊花盛開,正值賞菊的好時節。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深秋季節是紅葉最好的時候,而且有了四周一片枯黃蕭索的對比,火紅的楓葉顯得更加美麗動人。此時節,層林盡染,秋色斑斕,快抓住秋天的尾巴,多賞一回秋日的美景。
霜降時節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養生關鍵應注意做好“外御寒、內清熱”。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干燥,此時天氣漸涼,秋燥明顯,易出現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膚干燥等現象。燥易傷津。為防止秋燥,除多喝水外,可以適當多食用一些甘寒汁多的食物,如梨、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各類水果,蔬菜可多食胡蘿卜、冬瓜、銀耳、蓮藕及各種豆類制品等。
淮南市氣象臺預報,受弱冷空氣影響,本市10月25日夜間至27日有小雨過程并伴有小幅降溫,同時有6級左右陣風。29日開始天氣轉好,全市晴到多云。
具體預報如下:
10月25日,陰,夜間小雨,14~22℃;10月26日,小雨,13~17℃;10月27日,零星小雨轉陰,13~22℃;10月28日,陰轉多云,12~20℃;10月29日,晴轉多云,11~20℃;10月30日,晴,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