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市以晴到多云天氣為主,18日間有大風降溫
(記者 張雪峰) 淮南市氣象資料顯示,上周淮南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6.5℃(10月11日),最高氣溫25℃(10月16日);一周無降水。
眼下正值二十四節氣“寒露”和“霜降”之間,今年的“霜降”在10月23日本周日,天氣在漸漸轉涼。只是在經歷過十一長假期間的氣溫猛降,逐漸地降溫不會使人們心生波瀾。氣溫適宜,秋色斑斕,恰此時,又一茬桂花開放,吐露芬芳,暗香浮動,不由得讓人神清氣爽,是難得的享受。
桂花是特別有意思的花,它在夏季充足的陽光下已早早孕育,卻只待秋天帶來的花信才開,這個花信就是降溫。桂花開花受溫度和濕度影響,需要低溫刺激,早晚溫差要大。一般來說,平均氣溫在20℃至25℃之間,晝夜溫差達到10℃左右,陽光充足的話,桂花就容易開花。天氣晴朗,花香濃郁;天氣陰濕,花香就大為遜色。
今夏氣溫太高,秋季來得遲,其間的氣溫高低反復階段,就有誤聽的花信,以至于早開品種的桂花在有降溫時先開了,卻不料氣溫很快又回升了,達不到桂花開花的條件了,遲些的桂花就沒開,所以今年桂花開花反反復復,開了好幾茬,并不集中。即便到了現在這個時候,還有遲開的桂花,香氣正在逐漸彌漫。
“寒露”和“霜降”之間,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大部分地區處在冷高壓控制之下,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一派深秋景象。此刻,雨水減少,水分滋潤不足,人們常會出現口干咽燥、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的癥狀。養生專家介紹,《黃帝內經》載“秋冬養陰”。意思是說,在秋冬兩季應當收養陰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長的規律,并為來年陽氣的生發打好基礎。“燥”為秋季的主氣,故稱“秋燥”。燥氣傷人,以耗傷津液為主。秋季對應的臟腑是“肺”,當秋燥犯肺時容易出現“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等燥邪致病的癥狀。因此,秋季養生,當以“防肺燥,護陰津”為主。應在平衡飲食五味的基礎上,根據個人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補脾益胃,養肺潤腸,如酥梨、蘋果、冬瓜、蘿卜、山藥、百合等食品。如果燥熱癥狀嚴重,就得少吃辛辣、香燥、熏烤等刺激類食品。
淮南市氣象臺預報,本周全市以晴到多云天氣為主。在10月18日間有大風降溫天氣,過程平均氣溫下降6-8℃,陣風6級左右。周三起氣溫逐步回升,有利于秋收秋種開展。
10月18日,晴,8~17℃;10月19日,晴轉多云,11~20℃;10月20日,多云轉陰,12~21℃;10月21日,陰轉晴,12~21℃;10月22日,晴轉多云,13~23℃;10月23日,多云,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