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做好受旱縣區開源節流、蓄水保水與節約用水工作,切實將旱災損失降到最低
(記者 李嚴)9月2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我市梅雨期短,出梅后高溫少雨的天氣持續,全市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持續性高溫少雨導致生活生產用水需求增大,全市主要河湖庫塘水位持續走低,部分縣區發生不同程度旱情,受近期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共同作用,全市旱情目前已解除。
據介紹,旱情發生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我市防旱抗旱工作,市防辦加強會商研判,統籌調度部署,根據省防指工作部署,結合我市旱情現狀及發展趨勢,及時啟動響應,全力攻堅抗旱,并采取優化水源調度,充分引提外水等措施。截至目前,全市各縣區投入抗旱人數34.17萬人,投入抗旱設備10.34萬臺(套),澆灌面積366.45萬畝,在各項有力措施之下,全市旱情已解除。
抗旱期間,淮河、瓦埠湖等主水源地取水穩定,各水廠通過技改升級,提升泵頭壓力,增加供水產能,全市供水壓力正常,未出現城鄉群眾飲水安全問題。
根據省氣象部門預測,預計至9月20日,全省降水量較常年偏少,其中淮河以南偏少2~5成,有氣象干旱發展,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2℃。市應急管理局將繼續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組織領導,持續做好受旱縣區開源節流、蓄水保水與節約用水工作,多渠道增補灌溉水源,做好啟用備用水源準備工作;并密切聯系氣象部門,及時發布天氣預警,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全力保障農業灌溉用水需求,切實將旱災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