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
 
首頁 > 文體新聞 > 壽春楚墓出土文物探微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壽春楚墓出土文物探微
【字體: 】 發布時間:2022/7/12 9:37:53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公元前241年,楚國與其它諸侯國一同討伐秦國,敗于秦國而撤退。楚國向東遷都到壽春,叫做“郢”。這也是國家“正史”文獻里最早出現的“壽春”名稱,即今天的壽縣。自此,壽春便成了楚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直到公元前223年秦國滅楚。

歷史上的楚國從荊山沮水邊上立國,到在楚山淮河岸邊滅亡,前后大約經歷了八百年時間。因此,考古學界認為:“楚文化成長于江漢,扎根在江淮。”這就意味著具有八百年國史的楚國文化,從誕生到成長、從漸趨發展到高度成熟的累累碩果都留在了江淮之間,留在了楚國的最后一個都城——壽春及其近郊,也就是淮南市西部一片地帶。

1980年,省博物館印發的《安徽文博》雜志資料記載,上世紀初葉,“古壽春”的核心地區,即今天的淮南市壽縣城及郊區、謝家集區蔡家崗、楊公鎮一帶。1931和1932年,淮河中游先后發生特大水災和旱災,許多災民饑寒交迫,背井離鄉。1933年,在淮河南岸,時任朱家集國民黨聯保主任朱鴻初,伙同偽保長龐子平,以“救荒”為由頭召集勞力,明目張膽地干起了盜掘“李三古堆大墓”的勾當。參加挖掘的人計168名,從農歷3月19日開始,挖了92天,于5月22日才發現銅器。接著越挖越多,主要是青銅器及零星石器,據知情人說不下4000多件。當時,這一“盜寶”事件迅即瘋傳開來,“報章競載,寰海喧騰”。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執政的“安徽省政府”迫于社會各界壓力,不得不出面干預,下令馬上封閉掘開的墓室,嚴禁繼續再挖。因而,此次盜掘墓只挖了少部分,剩有大量遺物被重新掩埋。可是,在當局追繳所盜文物時,發現盜出的文物被地方豪紳和官僚、商賈搶先巧取豪奪,尤其是大型青銅器已有數件被來自北京、天津、上海的文物商販們盜買盜賣,他們私下托人花錢購買,然后又出高價雇用挑夫,偷偷摸摸地運往外地。

第二次盜掘是在1935年,民間傳說仍是由“地頭蛇”們牽頭,他們采取夜間盜掘、白天睡覺等隱蔽方式,同時運用“三步一齊走”手段,即:一邊挖、一邊分、一邊賣,或者是化整為零分別藏匿,就這樣陸陸續續挖出文物數百件,但還是沒有把墓室挖到底,沒見著墓棺。而按照一般常識,存放墓主人棺槨的地方,即主墓室部分,恰恰應該是陪葬品最精華和最集中所在。

1938年,國民黨第十一集團軍駐扎安徽。該集團軍總司令、時任安徽省省政府主席的桂系軍閥李品仙,集軍政大權于一身。這個人一向貪財卻又道貌岸然,假道學氣十足,附庸風雅喜歡古董。這年冬,他得知朱家集李三古堆大墓沒有挖出棺材,還有許多寶貝物件沒有取出,便動用三個連的兵力,借口“執行軍事要務”,派遣工兵遮遮掩掩地對大墓施行了一次浩劫。當打開大墓后,朝野上下針對軍閥的惡劣行徑,一片嘩然,連蔣介石都被驚動了。一座恢宏、壯觀的楚文化寶庫——楚國王者身份的大型墓葬驚現于世。

根據前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景聃先生《壽縣楚墓調查報告》中介紹,該墓墓主為楚幽王熊悍;對第一次盜掘的數千件文物,畢竟由前安徽省政府下令收繳了一部分,并且多為大件重器。其中青銅器有:鑄客鼎、王后升鼎、太后匜鼎、熊肯匜鼎、喬鼎、集饾鼎、太子鼎、王后簠、王后鎬、太子鎬、集爐、太后鑒、鑄客甗、鑄客鎬、淺腹勺,以及石器等計712件。后來出土的文物經追繳可收存的一部分,由前省立圖書館派員與壽縣交涉,運往安慶館,另一部分保存于壽縣。因安慶當年是安徽省省會。抗日戰爭爆發,曾將這批文物運送寄存在四川的前故宮博物院,后來又經轉移到重慶、樂山。直到1948年,這批楚器才運抵南京,存前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幾經周折,1953年這批珍貴文物才最終落存于合肥省博物館。

特別是那件享有“天下第一”盛名的“楚大鼎”,我們從那斑駁陸離的表面,閱讀到了滄桑的歷史,它是古老的東方勤勞、勇敢、富于創造力的人們超群軼倫才智的結晶,它是歷史上的楚人帶給中國、乃至世界的一個驚喜和強烈震撼。早在上世紀中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先后來到安徽,親臨省博物館或壽縣博物館,觀賞過楚王墓出土的楚大鼎以及鄂君啟金節、楚金幣、越王者旨于賜劍等文物,給予了高度贊賞和肯定。(時本放)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桂县| 寻乌县| 浦江县| 无锡市| 寿宁县| 沛县| 静宁县| 福贡县| 常熟市| 思茅市| 海门市| 南木林县| 潜江市| 平遥县| 应城市| 景洪市| 额尔古纳市| 门头沟区| 神农架林区| 景谷| 定兴县| 巴里| 清水县| 翼城县| 青岛市| 额尔古纳市| 时尚| 九龙城区| 时尚| 南和县| 五大连池市| 屏山县| 广元市| 泸溪县| 新泰市| 绵竹市| 民丰县| 霍林郭勒市| 米易县| 延庆县| 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