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農村沼氣安全生產 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
(記者 張雪峰 攝影報道)沼氣是可再生清潔能源,發展沼氣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意義重大。在農村沼氣使用和制備中,必須強化安全生產。6月中旬,安徽省農村能源總站開展了“農村沼氣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淮南壽縣行活動,旨在關注農村沼氣安全,持續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
農村沼氣戶用在壽縣有良好的基礎,尤以陶店回族鄉及保義鎮、雙橋鎮等地為佳,是當地農戶重要燃料。據了解,沼氣以農作物秸稈及人畜糞污等有機廢棄物為原料,可實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為鄉村提供清潔能源,助推循環經濟。發展農村沼氣是鄉村實現生態宜居的現實需要,能夠防治環境污染,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整潔度和舒適度。
活動中,省、市、縣涉農村能源部門對陶店回族鄉桃園村和保義鎮朱樓村、金祠村等戶用沼氣開展了安全檢查,現場發放“夏季農村沼氣設施安全使用8注意”和“農村戶用沼氣池的安全使用與日常管理”等宣傳資料,通過組織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演練,落實強化農村沼氣安全管理措施,營造人人關心安全,人人自覺注重安全的氛圍。
活動還就農村沼氣議題進行了調研座談,明確發展前景,進一步推進可再生清潔能源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當前,發展規模化沼氣及生物天然氣是農村沼氣的主要方向,活動當日,壽縣規模化大型秸稈沼氣集中供氣項目宣布啟動。該項目是由安徽天時農業科技公司在陶店回族鄉桃園村實施,建有3000m3的發酵罐,1600m3的貯氣罐,2臺150千瓦沼氣發電機組及相關配套設施設備,集中供氣150戶,入戶價格為每立方米1.5元。項目利用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污等廢棄物,經過中高溫發酵產生沼氣集中供應農戶和統一并網發電,沼渣生產有機肥料,可年利用農作物秸稈4000噸,年生產沼氣109萬立方米。計劃到2025年,集中供氣農戶達1000戶,為更多農戶提供清潔能源。
圖一:陶店回族鄉桃園村集中供氣沼氣入戶。
圖二:安徽天時農業科技公司集中供氣所用的發酵罐和儲氣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