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民生領域法律援助服務水平,我市法律援助系統在全市開展了“法援惠民生·為民辦實事”品牌建設活動,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完善便民措施。落實個人承諾制、簡化法律援助受理審查程序、做到應援盡援、應援優援。發揮各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綠色通道”作用、對農民工、殘疾人、退役軍人等特殊群體維權案件、做到“三優先”;服務重點群體。以殘疾人、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農民工、軍人軍屬等特殊群體作為法律援助重點服務對象、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宣傳活動、做好婚姻家庭、贍養、農民工欠薪等法律援助事項、解決困難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創新服務方式。推廣法律援助“預約辦”“在線辦”“網上辦”“掌上辦”,引導困難群眾通過“12348”法律援助咨詢熱線、安徽法律服務網、皖事通、一站通等方式獲取法律咨詢。對行動不便的受援群眾,提供上門服務;積極推廣宣傳。深入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擴大法律援助工作影響。將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中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跡等正面能量通過主流媒體傳遞給全市群眾,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的社會知曉率、美譽度和公信力;提高援助質量。認真貫徹落實法律援助服務規范,實現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監督常態化。完善困難群體法律援助,績效評價機制,案件質量評估長效機制,強化評估結果應用,落實辦案補貼與服務質量掛鉤的差別補貼機制,做到“一卷一評查”;完善工作機制。加強法律援助機構隊伍建設,進一步充實一線工作人員。常態化開展業務培訓,提升法律援助服務能力和水平。積極引導志愿者等社會力量參與,有效整合社會資源,豐富品牌活動的內容與形式。(記者 賈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