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氣很涼爽,草上還掛著露水,寫大字一張,讀古文一篇。”這是汪曾祺老先生在《夏天》這篇文章中的兩句話,記憶深刻。
早晨起床后,去院子里晾曬衣服,花兒們好像也剛從睡夢中蘇醒,粉嘟嘟的月季,紫色的繡球,火紅的石榴,最喜歡那樸素的金銀花,純凈素雅,香氣四溢,還特別富有鄉野氣息。水池里,魚兒們在歡快地游戲,激起層層波紋,閃動著點點生機。
立夏后,豌豆、蠶豆陸續上市,綠油油、顆粒飽滿,買上兩包送給婆婆,婆婆把它們的粒子剝出來,做豌豆粥、水煮蠶豆、蠶豆炒雞蛋、蠶豆炒肉絲、蠶豆魚……余下的分成小份裝入保鮮袋中,放在冰箱冷凍起來,慢慢吃。
立夏了,如往年一樣,我從菜市買來新鮮鴨蛋,在水中泡上兩個小時,清洗干凈,瀝水,晾干后腌制起來。爸爸在世時,喜歡用黃泥食鹽來腌制。現在黃泥可不多見了,找不到就用白酒食鹽來代替,我習慣性地在壇子的下面放鴨蛋,上面放幾個雞蛋再封壇子,這是爸爸教我的,多年過去,未曾改變。比起鴨蛋,我更喜歡吃雞蛋,腌制好的雞蛋,蛋白細嫩,蛋黃油亮,就著饅頭香噴噴的,甭提多好吃了。腌制完畢,封上口,孩子把事先用毛筆寫好的“立夏”二字貼在壇身上,把“福”字貼在壇口上方,一壇送給奶奶,一壇送給姥姥。相信,愛與被愛的感覺是會一代代傳承下去的。
立夏后,櫻桃開始上市。我每次去菜市買菜時捎帶一點回來,讓先生孩子都嘗一嘗這季節的饋贈。櫻桃罷市后,孩子還想吃,于是用毛筆把櫻桃畫在宣紙上,來個“望桃止渴”吧!記得,豐子愷的畫集里就有一幅畫叫“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甚稱經典。鮮紅的櫻桃配上綠油油的芭蕉,顏色對比鮮明,煞是好看,大家都非常喜歡。后來,這幅畫被裝裱在了相框里,放在書柜上,意境優美,很有味道。
我很喜歡逛菜市,每個周末必定去一趟。時令的菜買一些,生菜、萵筍、芹菜、洋蔥、土豆、黃瓜、蠶豆……菜市門口還有幾個賣菜秧和瓜苗的大叔大媽,我買了辣椒苗,回家種在院子里的花盆里。院子里陽光充足,不幾日就開出了小花,接著結出嫩綠的果實來,想著整個夏天都能吃上自己摘種的辣椒,心里就美滋滋的。
離端午節還有一段時間呢,菜市就有買粽葉的,我買了一點自己學著包。包粽子最好看的是我大媽,她是揚州人,她包粽子不用繩子系,而用一根小小的竹簽,扁扁的一端,用鐵絲在火上烤,鉆個小孔,另一端用刀削得尖尖的,粽子包裹好,把竹簽插在粽子中間,再把葦葉的尾巴處從小孔處穿過去,一拉就可以了。大媽包粽子喜歡在里面放蜜棗、紅豆、黑米等,我卻喜歡吃什么都不放的、純糯米的粽子,感覺這樣就很好。
前不久的一天,我去高鐵站送朋友,回來路過一家花店。進了店,我被一只古樸的大壇子吸引住了,我想:里面種什么花好呢?女老板推薦我種玫瑰,我嫌那花太嬌氣,不好養,于是選了一盆紫色的繡球花,樸素大方,又養眼。回家擺放在庭院里,沒幾日,噴涌的花朵,初夏的味道,盈滿整個院子。
初夏,書桌、沙發、燈光、蓬勃生長的植物和盛開的花朵……我還是覺得家是最讓人舒坦的,因為一種習慣在圍繞,自帶一種氣場,讓人心神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