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津湖》不僅在故事情節、場面刻畫、人物塑造等方面認真打磨,在細節處理上也很贊,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開始,伍千里抱著哥哥的骨灰罐回到家,剛跟家人吃完團圓飯,就接到“停止探家、立即歸隊”的命令,他毫不猶豫地答復:“是!”回頭一看,白發蒼蒼的爹娘正看著他,眼神里流露出萬般不舍,卻未發一言。伍千里說:“等我回來,給咱家蓋新房子……”老父母點點頭。他們也擔心兒子的安危,但什么也不說,只是默默承擔著,他們不會說“沒有國,哪有家”之類的豪言壯語,但心里知道并且踐行著。
入朝前,志愿軍的火車在輯東站停靠,伍千里跟獨臂站長商量棉服的事情——天氣日漸寒冷,需將單衣換成棉服,這時,美軍偵察機突然掠過,志愿軍緊急登車,獨臂站長在后面喊:“棉服!棉服!”伍千里跳上車說:“來不及了!”站里的工作人員抱著棉服追著已經開動的火車跑,一邊跑一邊把棉服用力扔上車,能扔幾套扔幾套,懷里抱著的棉服扔完了,脫下身上穿戴的大衣、棉襖、帽子、手套、圍巾往車上扔,能扔多少扔多少,女工作人員把自己美麗的紅圍巾也扔上火車,被伍萬里接住了。這個鏡頭,讓人聯想起去年抗疫、抗洪結束后,解放軍撤離災區,老百姓也是這樣追著車跑,把一箱箱牛奶、一籃籃雞蛋、一袋袋水果、整只的雞鴨扔上車,表達熱愛和心意。
火車行進途中,伍萬里和戰友鬧矛盾,不想當兵了,賭氣要回家,伍千里生氣道:“想回家,打開車門跳下去!”車門打開的一剎那,伍萬里愣住了,外面是萬里長城,隨著巍巍群山延綿起伏、蜿蜒不盡,在金色晚霞的沐浴下,宛如一條巨龍,壯麗雄偉、氣勢磅礴,守護著這方熱土,守護著這方百姓。江山如畫,怎能不令人發自內心地熱愛她、傾盡全力地保衛她?看到伍萬里臉上震動的表情,伍千里當即命令:“罰你在這站一夜!”那一刻,伍萬里明白了哥哥為什么要去打仗。
越過邊境,護送電臺和譯電員去往大榆洞途中,伍千里他們的穿插連經過一片無遮無擋的亂石灘,美軍飛機突然來襲擊,志愿軍全體伏倒,一動不動,美軍飛機的機關槍往下掃射,頓時血肉橫飛、碎石飛濺,訓練有素的志愿軍戰士紋絲不動,就連剛剛入伍的小戰士伍萬里被哥哥大喝一聲:“別亂動!”后也咬緊牙關一動不動。這一幕讓人聯想到中學課文里學過的《邱少云烈士》,發自內心地為志愿軍戰士紀律嚴明、意志堅定、視死如歸而深深感動。
戰斗進入關鍵階段,長津湖地區氣溫驟降、零下四十多度,冰天雪地、呵氣成霜,因后勤供給不足,埋伏在雪地里的戰士們只能用土豆當干糧。凍得冰硬冰硬的土豆,咬一口能硌掉牙。戰士們把凍土豆放到懷里捂熱,焐一會兒吃一口。即便是這樣的口糧也得計劃著吃。這一幕讓觀眾紛紛落淚。
戰斗結束,仍舊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指導員梅生跟伍千里談心:“我這次探家,走在路上,許多人跟我打招呼,認識的、不認識的……剛開始我不知道這是為什么,后來明白了,是因為我這身軍裝。為了我們的親人、為了我們的后人不再飽受戰爭之苦,這一仗,我們必須打。”致敬先烈!
走出電影院,皓月當空、繁星滿天,燦爛星空下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一派盛世景象,突然之間,眼睛就濕潤了……(趙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