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象中,外婆家總有吃不完的南瓜。
外婆家的南瓜,總是睡在屋頂上,一個個像胖嘟嘟的小孩子,那憨憨的樣子格外喜人。
每年秋季,外婆總要把我接到她家住段時間,因為農忙了,父母沒空照顧我。那時沒多少零食,外婆就變著花樣給我做南瓜吃。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把南瓜切成塊,放蒸籠里蒸,飯熟了南瓜也就熟了。也可以把南瓜和小米放一起煮,就著咸蘿卜喝南瓜粥,格外美味。外婆最拿手的是做南瓜餅,新鮮的小麥粉,揉進橙黃的南瓜,在油鍋里一炸,焦黃焦黃的,又香又甜。外婆用南瓜,喂養著我長大,以至于好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愿意回家,像只小饞貓一樣跟在外婆的左右。
其實,在老家南瓜太普通了,就像地里的花生田里的稻谷一樣,但不知道為什么,我總感覺外婆家的南瓜不一樣,吃起來是另一種味道。有時想外婆了,就一個人去她家,一到她家就去樓上,最開心的事就是數南瓜。外婆喜歡把秋收的南瓜,繼續放太陽下曬著,直到曬得橙黃橙黃的才抱到屋檐下。有年暑假,我和外婆一起去菜地里,看到她把南瓜一個個翻身,當時就覺得非常驚奇。“南瓜喜歡曬太陽睡覺,越曬越甜,所以得讓她全身都曬曬,”外婆一邊翻一邊告訴我,“一個南瓜啊,起碼翻三遍,才能曬到全身,越是長得大,越要翻曬,侍弄一只南瓜也不容易呢。”看著外婆彎著腰,慢慢翻動那大大的南瓜,我心里一陣感動,覺得外婆為了讓我吃好南瓜特別不容易。于是,我常常幫助外婆,有空就去翻曬南瓜,成熟了再幫忙抬回家。看著大大小小的南瓜齊溜溜的擺成一長排,覺得格外溫暖而富足。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有年秋天母親告訴我外婆去世了,我當時一句話也沒有說,心里堵得慌。父母帶著我到外婆家幫忙處理后事,我強忍著眼淚,偷偷地爬到樓上,看著那十幾個南瓜擠擠挨挨地排成一大排,想起以后再也吃不到外婆種的南瓜,終于控制不住自己,放聲大哭起來。
外婆去世后,我就漸漸回去得少些。“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每年春季我都要主動幫母親種南瓜。常常學外婆的樣子去給它們翻曬,每顆南瓜我都舍不得摘。長在夏天的南瓜,睡了一個秋天,我總覺得差那么一雙手,把它們抱回家。母親懂我的心意,常常把熟透的南瓜抱到樓上,也去曬曬太陽。我也和南瓜一塊曬著,仿佛這樣,外婆就在身邊,并未走遠。
參加工作后,離家就遠了許多。睡在屋頂上的南瓜,成為一種美好的記憶。(趙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