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一種美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可見我國飲桂花釀酒的年代,已是相當久遠了。
田 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則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據分析,螺肉營養豐富,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之所以要在中秋節食之,是因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