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神話故事啟示錄
“嫦娥奔月”,這是一個古老而又讓華夏兒女無限懷想的傳說,充滿古典浪漫主義色彩。它從遠古開始,歷經幾千年的口耳相傳,勒石壁刻,成為中華民族一段深厚久遠的經典神話。
遠古的時候,華夏先民們就對神秘的宇宙太空充滿疑問。諸如:日月星辰,為什么有斗轉星移?春夏秋冬,為什么有歲序更迭?日食月食,為什么有晝夜長短?對于這些自然天象,他們無以解答。
所以,華夏先民們的原始思維中就有了遨游太空一探究竟的飛天夢想:“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嫦娥奔月”神話故事的最初雛形,就是這種原始思維的產物。是華夏先民在自己的勞動實踐中,對自然天象神奇偉大頂禮膜拜,逐漸產生的一種精神信仰意識。
就這樣,朦朧粗狂的原始神話,歷經華夏先民們的口耳相傳,發展到漢代,集大成者當推《淮南子》這部鴻篇巨制。然而,這些原始神話一經錄入《淮南子》,它的原始性就完全被改變。《淮南子》以哲學化的理性思維,取代原始神話的原始思維。對原始神話中“神”,有目的地加以改造,將原始神話中的“神”仙話化,人格化、倫理化,進而歷史化,并把它當作論據和例證在篇中廣泛引用,來為它以“黃老道學”為核心的政治哲學思想體系服務,這就是《淮南子》之所以被稱為“絕代奇書”的特色之所在。
正因為如此,《淮南子·覽冥訓》中所引用的“嫦娥奔月”經典神話,就被賦予了政治色彩:“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何則?不知不死之藥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這里的“姮娥”既是“嫦娥”。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恒名諱,而改稱為“嫦娥”。
《淮南子·覽冥訓》的意思是說:后羿向西王母求來的長生不老仙藥被嫦娥偷吃后,而飛往月宮。后羿為此感到惆悵和沮喪,惋惜再也無法得到這長生不老仙藥。為什么呢?因為后羿不知道這長生不老仙藥是怎樣煉成的。所以說,凡事都應該掌握事物的根本,這就好比向鄰居借火不如自己掌握用燧取火的技術,借別人的井打水不如自己家院里鑿口井一樣的道理。
在這里,《淮南子·覽冥訓》借“嫦娥奔月”神話故事,來論證自己“黃老道學”的這樣一種政治哲學:君王治國理政,必須懂得抓住事物的根本和規律這個“道”理。后羿之所以懊惱和責怪嫦娥偷吃仙藥,撇下他獨自飛往月宮,就是因為后羿不掌握長生不老仙藥是怎樣煉成的這個“道”。因此,對于當權的君王來說,“得道之柄”,才能“立于中央”。而“黃老道學”的“道”,就是能掌握一切復雜事物的根本和規律的鑰匙。這就是《淮南子·覽冥訓》引用“嫦娥奔月”神話故事,論“道”說理的目的之所在。
然而,《淮南子》這部政治哲學,雖然博大精深,“經世致用”,但因不合漢武大帝的正統,所以,長期被束之高閣,湮沒在冰冷的歷史長河,成為歷史悲歌。但,正因為《淮南子》比較完整地記載和保存了我國古代“嫦娥奔月”等四大經典神話,從而讓《淮南子》對后世文學藝術創作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使得“嫦娥奔月”經過歷代文學演繹,成為一段凄美動人的古典愛情神話故事而流芳千古。不過,筆者認為,“嫦娥奔月”更重大的意義并不在此,而在于它對人類探月航天事業所產生的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正是“嫦娥奔月”的神話,激起了中華兒女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的萬丈豪情。這是幾千年前,《淮南子》編纂者們始料不及的。如今,“嫦娥奔月”已成為我國航天探月工程的代號。
如果說《淮南子》這部智慧寶典,因不合正統被漢武大帝打入冷宮,是那個時代歷史悲劇的話,那么,它所完整記載和保留的“嫦娥奔月”神話故事,對今天人類探月工程所產生的無以倫比的深遠影響,就是當今時代人們正在傳唱的歷史贊歌!(張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