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
 
首頁 > 文體新聞 > 眾興滾水壩初探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眾興滾水壩初探
【字體: 】 發布時間:2021/8/30 11:23:46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眾興滾水壩位于壽縣安豐塘(芍陂)水庫淠東干渠以西,眾興鎮老街南端,原為減泄上游山洪、保障安豐塘工程安全而建。

清代夏尚忠編纂《芍陂紀事》記載,清康熙及乾隆時期芍陂周邊社會相對穩定時,官方主導的芍陂維修進入常態化狀態,成效顯著且規模較大。雍正八年(1730年),時任壽州知州饒荷禧針對歷年來安豐塘洪水經常沖決堤防的問題,經環塘士民公議,于眾興集建減水壩,以泄上游驟來洪水(清光緒年間曾道唯修纂《壽州志》記載為雍正九年修建,應為建成時間)。饒荷禧發動環塘士民,按畝捐銀一千兩并組織興工。乾隆二年(1737年),壽州知州段文元當政時,“芍陂水漲屢決,建壩修閘之工未竟,復被沖沒。因申詳道憲范公,又請帑銀三千兩有奇,接修滾水石壩并理兩閘”,當年重建工竣。《芍陂紀事》記載,眾興滾水壩“壩廣四丈,高尋一尺,兩壁隆起,中址迤下”,為石灰漿砌條石結構。這是史書最早有關眾興滾水壩建設的文字記載。

由于芍陂一經修復便“無復旱災”,“留心陂務”成為當時衡量當政業績、即惠政的主要標準之一。對于有功于修治芍陂水利工程的社會各階層的積極參與者,其功績也被史料如實記錄,從而為我們今天研究芍陂歷史奠定了扎實基礎。《芍陂紀事》記載,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鄭基任壽州知州時,有士民李紹佺等請求按畝捐銀,修治眾興滾水壩和皂口閘、鳳凰閘。鄭基準其請求,獲捐銀二千四百余兩,委派州同趙隆宗監督實施。三十七年五月開工,歷時四個月竣工。嘉慶七年(1802年),滾水壩傾塌,道光八年(1828年),朱士達知壽州時,勸募環塘人民按畝捐資,貧者出力修治安豐塘。朱士達自捐養廉銀一千兩,州同長椿捐俸銀一百五十兩,“環塘士民許廷華,江善長等捐資興助,……是年二月興工,九月蕆事,而塘始成”,重修眾興滾水壩和皂口閘,挑挖塘身,增補堤埂,疏通中心溝長五十余里,改修鳳凰閘護坦,更換各口門石板和朽裂的木樁,修塘余款用于修繕孫公祠。同治四年(1865年)九月,知州施照按畝征集民工進行大修滾水壩。施工中熔米汁灌縫,次疊以磚,磚上覆以條石,條石以鐵碇聯結,隙縫密實,次年四月竣工,規模如舊。孫公祠內至今保存《重修安豐塘滾壩記》和《施公重修安豐塘滾壩記》二碑,均是對同治四年壽州知州施照于當年九月至第二年四月間修復安豐塘眾興集滾壩的記載。其中《施公重修安豐塘滾壩記》言:“于九月望后工興,凡七閱月,至本年四月工竣壩成”,稱頌施照修壩建橋之功德,并立石為記。光緒三年(1877年),任蘭生為候補道,撥款修治塘堤、口門及閘壩,派員查勘淠源河淤塞情況,然后疏浚河道,開源引水入塘。他將夏尚忠編纂的《芍陂紀事》修改后,附以《新議條約》刊印發至環塘民戶。光緒五年(1879年),撥款重修雙門。光緒八年(1882年),又修皂口閘、鳳凰閘、塘堤和眾興滾水壩,并修孫公祠。

民國年間,眾興滾水壩仍在發揮作用。民國23年(1934年),經安徽省水利工程處勘測,眾興滾水壩長12米,壩頂相對高程23.2米。1931年最高洪水位時壩頂水頭1.344米,流量62立方米每秒。

1952年,壽縣人民政府對滾水壩進行整修。1954年滾水壩翼墻被洪水沖毀,汛后用混凝土及漿砌條石整修沖毀部位,結構型式未變。1958年安豐塘納入淠史杭灌區綜合治理,老河道裁彎取直疏浚拓寬為淠東干渠,安豐塘上游灌渠洪水分流任務改由雙門泄水閘承擔,眾興滾水壩溢流分水功能廢除。

安豐塘(芍陂)水庫號稱“天下第一塘”,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大型灌溉蓄水工程,歷史上灌溉面積多時達“萬頃”,現在是淠史杭灌區一座中型反調節水庫,灌溉農田67萬畝,屬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國家重點歷史文物保護單位,是全球可持續灌溉工程的典范。作為安豐塘(芍陂)古代遺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地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已將滾水壩遺址保護擺上議事日程,劃定保護范圍,設立保護標志,加強環境保護,清淤加固老河道,保護好歷史遺跡,彰顯古塘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使其成為人民了解壽縣輝煌歷史、展示壽縣璀璨文化的明亮窗口,為深入推進文化旅游特色化做出應有的貢獻。(趙陽)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璧县| 霞浦县| 上犹县| 杭州市| 梓潼县| 大连市| 巴塘县| 土默特右旗| 应用必备| 汝城县| 肇东市| 康平县| 长武县| 靖安县| 崇礼县| 新田县| 仙桃市| 邯郸县| 潮州市| 晋州市| 瑞昌市| 怀安县| 朔州市| 方城县| 龙山县| 苍溪县| 登封市| 荔浦县| 普宁市| 辽阳县| 辉南县| 霍州市| 冕宁县| 昭觉县| 青浦区| 东乌| 长泰县| 额尔古纳市| 安龙县| 克拉玛依市| 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