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久居鄉下,也許是因為常年與莊稼打交道的緣故,很少侍弄花草。不過,對于薄荷,情有獨鐘。小院的犄角旮旯,凡是沒有被紅磚硬化過的地方,都種滿了薄荷。說起種薄荷的緣由,那還得從幾年前說起。
那是一個暮春的周末,閑暇無事,我回了趟老家。中午吃飯時,父親看到我自帶水杯里碧綠碧綠的葉片,問我是啥金貴的茶葉。我笑笑,是薄荷葉。這幾天上火,咽喉疼,朋友給的,說泡水喝能夠敗火!霸奂倚≡豪镉锌盏,自己種點不行嗎?”一邊的母親搭話。“行,咋不行,下午我到朋友哪兒弄幾株,就種在咱的小院里。”說干就干,下午我專程到朋友那兒弄了幾株。待我回家一看,得,老父親早把將要種植薄荷的土地拾掇得平平整整了。
薄荷喜歡潮濕,父親一有空就進行澆水。老父親澆薄荷很講究,從不用院子里的自來水,而是騎著電動三輪到村外的小河邊拉水澆灌。用父親的話說,自來水屬陰,小河里的水屬陽,陽性水更適合薄荷的生長。母親呢,也不閑著,及時清除薄荷間的雜草,是她的專利。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小院中的薄荷長勢喜人。薄荷根系發達,不到兩年,整個小院幾乎被其占據一半。每年春末夏初,老母親總會精心地采摘些鮮嫩的薄荷葉心,洗凈后曬干,然后裝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專等我們回家時捎帶。每每夜深人靜,我一邊讀書,一邊喝著老母親晾曬的薄荷葉,一時間,從身到心,具是馨香。
每年暑假回老家,吃過晚飯,我們一家人總愛坐在小院中喝茶閑聊。也許是因為薄荷的香氣有驅蚊蟲的功效吧,小院中很少有蚊蟲光顧。偶爾飛來幾只螢火蟲,與天空的星斗遙相呼應,閃閃爍爍。再加上縷縷薄荷的清香,頃刻間,普通的農家小院平添幾分詩意。(鄧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