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千年古鎮,壽縣隱賢鎮一定是個特別的存在。淠水長流,河運發達,給這里的經濟尤其是工商業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置身隱賢鎮,能夠尋找到它蓬勃的足跡,而它的古老歷史卻又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能夠讓時光倒回去,慢下來。
世外桃源藏古時繁華
近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一行驅車來到隱賢鎮,似乎從喧鬧的城市穿越進了一個世外桃源。“吱呀”一聲,緩緩打開的木門中,一條可愛的小狗探出腦袋,清澈的眼神打量著眼前的幾位陌生人。老街入口處,人們邊吃面邊談笑風生,透過牛肉面館里飄散出的騰騰熱氣,能看到一張張滿足的笑臉。老街的另一側,一個簡易的象棋小攤正在酣戰,一張小凳,一塊棋板,仿佛組成了悠閑生活的全部,“將!”隨著一聲清脆的落子,哈哈的爽朗笑聲傳向很遠很遠……一幕幕充滿煙火氣的畫面讓人動容。
這是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第二次到隱賢老街,記得初次踏入這里時,只能感受到建筑的悠久與如今的些許荒涼。此次因采訪前來,有了鎮、村負責人的詳細介紹,對它的文化和歷史有了詳細的了解,那一段段塵封的畫面如同放電影般出現在眼前。
隱賢老街原有四條古街,呈“十”字狀,南北長761米,東西長473米,沿街為商鋪。四條老街的入口處建有四個城門,分別為南門哈德門、西門長勝門、北門德順門、東門文昌門。
隱賢老街苔痕斑斑,古韻濃郁,街心用青石條與青磚鋪砌,路面并不平整,青石條上印有深深的車轍,據說,那是舊時獨輪車的車輪留下的痕跡。如今,走在這里,仿佛依稀還能夠聽到那“咯吱咯吱”的聲響,吆喝聲、叫賣聲似乎就在耳畔回響。
老街兩邊的房屋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徽派建筑,雕梁畫棟,古色古香。村民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這是從前的香鋪、這是從前的布店和油店,生意好得不得了……”經過數百年的風雨侵蝕,這些木雕石刻與古典建筑顯得有些破敗,然而,映著陽光下斑駁的樹影,仍然能夠看出這里當年的熱鬧與繁華,隨意一幀畫面都能將人拉回那舊時光。
悠悠典故似滄海遺珠
采訪中,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得知,隱賢鎮古名順河街,三國時期為曹操軍營遺地,因當時行軍打仗支架數百火爐煉制兵器,故而改名為“百爐鎮”。
據悉,盛世大唐時,名儒董邵南被當地淳樸的民風所吸引,在此隱居多年,奉養雙親。董邵南的品行被鄉人所稱道,他的文采又深受文人們的敬佩,他行義孝慈,譽滿鄉里,因此之后便有人將“百爐鎮”改為“隱賢鎮”,寓意“有賢隱于此”。
唐代文學家韓愈與董邵南交情匪淺,兩人同樣飽讀詩書,同樣胸懷遠大抱負,因在患難中結下深厚情誼,韓愈與董邵南一直保持書信往來,還贈其詩《嗟哉董生行》。如今董子文化廣場臨老街而建,那座雕像仿佛寫滿了故事,結合了悠悠的歷史與濃郁的文化,古今交融道不盡千年傳奇。
在這里還有一個溫暖的故事流傳許久。相傳隱賢鎮曾住過陳、王兩家,兩家僅有一墻之隔。陳家在墻邊栽下了一棵棗樹,茂密的樹枝伸到了王家院內,棗兒經常落在王家的院中。王家的大人見孩子拾地上的棗吃,于是編了個大竹笆,斜斜地放置在樹下,使棗子落下后能自動滾回陳家院里。陳家發現后,就悄悄地把搭在墻頭上的竹笆墊高,不讓棗子滾回來。兩家你推我擋,相持不下。
就這樣,樹上年年結棗,王家就年年編笆。日子久了,王家覺得不好意思,就打算搬到別處去住。陳家得知這一消息后,深感不安,就偷偷把棗樹鋸掉了。王家看見倒在地上的棗樹,十分心疼。陳家則說:“棗子再好,也沒有鄰居好啊!”這便是“編笆接棗,鋸樹留鄰”的典故,這個溫馨的鄰里故事流傳至今,仍被人嘖嘖稱道。
文化保護探歷史足跡
采訪當天,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走進了隱賢鎮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趙策烈士故居。
隱賢鎮人杰地靈,古往今來涌現出大批仁人志士,革命烈士趙策就是其中一位。趙策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他追求真理,向往光明,樹立了為人民求解放,不怕犧牲的偉大志向。在鋤奸斗爭和游擊戰爭中,趙策不幸被捕,壯烈犧牲,年僅25歲,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生命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誓言。
趙氏故居位于隱賢老街中部,始建于清朝末年,已經歷了100多個春秋。大廳4間,屬于全木質框架結構,前廳4間,為木磚結構。故居建筑總面積為650平方米,整個建筑雕梁畫棟,氣勢雄偉。據了解,為了更好地緬懷烈士,壽縣將趙氏故居進行重新修繕,布展為趙策烈士紀念館,紀念館分為門屋、廂房、過廳和堂屋,通過展覽反映了該建筑的歷史功能與趙氏家族發展歷程,更展示了趙策烈士短暫卻璀璨的一生。
如今,在烈士鮮血澆灌的土地上,安寧與和平正在建設中成長。這間歷經歲月的老宅中,英烈的精神長存于此。為國富民強,重振中華,先輩已前赴后繼,用生命書寫愛國華章。我們更應該沿著先輩的足跡,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繼續奮斗。
據了解,隱賢鎮現存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近30處文物保護點。近年來,古鎮實施的保護項目進展不斷,古鎮保護利用工作的推進速度也在明顯加快。而對這些文保單位的探訪,則又是一次歷史足跡的尋找,一次文化發展的回顧。
記者手記:在隱賢鎮,一街一巷皆藏典故,一磚一瓦都有傳說。這座千年古鎮融合了歷史的輾轉和文化的底蘊,就如同醇厚的美酒,讓人愈品愈香。佳話篇篇展現了濃郁的文墨之美,無論是它的鐘靈毓秀,還是詩書昌隆,都深深吸引著人們的目光,相信這張擦亮的中國古村落名片會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書寫它更加獨特的魅力篇章。
圖一:隱賢老街。
圖二:趙策烈士故居。
圖三:晨曦中的董子文化廣場。(記者 付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