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柏雪 通訊員 黃猛 編輯 湯寧)近日,經過挖掘機、運輸車連續3天的緊張作業,八公山區新莊孜水樓山老居民區山體深處“隱藏”的兩座垃圾山最終被清理完畢,并進行了覆土平整。
垃圾深“藏”山坳中,污染環境有隱患
據了解,隨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向縱深推進,城管部門把觸角向小街小巷、老居民區等深處不斷延伸,而八公山區新莊孜水樓山老居民區山體深處的這兩座垃圾山便是執法人員在巡查中發現的。據了解,這兩座垃圾山形成已有十年之久,兩處倒垃圾源頭地方的圍墻已被居民破開并就地修成水泥滑道,周邊居民所倒垃圾從高處順著滑道便掉入落差十幾米的谷底,儼然成為了傾倒垃圾的“理想”場所。日積月累,便自然形成了垃圾山。垃圾山緊挨居民區,且不遠處就是一處在建住宅工地,成堆暴露在外的垃圾儼然是一處污染源,并且倒垃圾時還存在側滑的安全隱患。
三部門聯手,清理垃圾治理環境
環保是最大的民生。新莊孜街道、八公山區城管行政執法局、八公山區環衛處現場勘驗,切實制定垃圾清理處置方案,并迅速行動,租用大型挖掘機1臺,大型轉運車輛2臺,連續3天緊張作業,共清運垃圾102車次,約4噸。此外,環衛處還在垃圾堆周邊的居民區道路分段放置4個垃圾桶,并克服人員不足的困難,每日安排環衛人員定時收集垃圾,加強居民區路面保潔;新莊孜街道對兩處破墻口進行修補,恢復圍墻原狀,并在修復處設置了“愛護環境禁止亂倒垃圾”的公益宣傳牌。
推行市場化運作,實現保潔全覆蓋
老居民區、小街小巷、無物業管理小區因環衛設施不完善、管理運行機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衛生死角盲點多,環境問題堪憂,一度成為創建“薄弱點”“重災區”。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八公山區在區財政資金極度緊張的情況下,安排300多萬元經費,用于推行全區范圍內133條小街小巷和20個無物業管理小區環衛作業市場化服務,其中小街小巷保潔面積總面積302056平方米,涉及無物業管理小區住戶1276戶。目前,這一措施正在掛網招標,計劃于今年5月28日開標。市場化運作實施后,將實現環衛保潔全覆蓋,對于加快環衛城鄉一體化進程,全面改善衛生條件和人居環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圖:昔日深“藏”在山坳中的垃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