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早報“創城曝光臺”近幾個月以來所關注的這些問題是否得到整改?
只要是市民關心、關注的且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市容市貌的事情,無論是大事、小事,相關部門都不應該漠不關心,不聞不問。尤其是經媒體曝光后的問題,更應該高度重視,聞過則改。因為這些看似小事的問題,它或許就會影響市民的正常生活,影響淮南市目前開展的創城工作。
連日來,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根據市創城辦的建議,對淮河早報“創城曝光臺”近幾個月以來所報的一些市民所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回頭看”。從回訪的情況看,淮河早報所曝光的一些影響創城工作的問題,有些問題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及時解決,有些問題至今也沒有得到整改。
出租車占道拉客有所收斂但問題仍未根治
今年2月下旬,有市民不斷向淮河早報熱線反映,在淮南火車站弧形大道上,一些出租車司機肆意將車停靠在機動車道上拉客。尤其是每天下午1時至2時,4時至6時這兩個時間段,弧形大道的右邊行車道上就會被亂停亂靠的出租車霸占,導致過往車輛時常受阻,市民對此頗有怨言,紛紛向本報熱線進行投訴。
隨后,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進行了調查,并將這一問題在淮河早報“創城曝光臺”專欄里進行了報道。相關報道見報后,立即引起交警以及運管部門的重視,兩部門依法對這種在機動車道上違規停靠拉客的現象進行了整治,并對那些屢教不改的違停司機進行了處罰。4月21日下午,回訪時發現,相關部門在該路段增設了兩個禁止機動車停靠的警示牌。另外,出租車在機動車道上違停拉客的現象也大有改觀。但在火車站東、西、北幾個出站口處,仍有少數出租車司機,跑長途客運的小轎車司機以及開往鳳臺縣方向的城際大客車司機,隨意在弧形大道的行車道上違規停車拉客。
“鬧心路”還在鬧心而且受損情況更加嚴重
在洞山山水居小區北邊,有一條長約200米的人行道。近兩年來,這條人行道被當地居民戲稱“鬧心路”。其原因是,這條人行道上鋪上的地板磚多半被機動車輾軋致碎,導致路面出現許許多多的坑槽。晴天時,只要有車輛駛過,路面就會揚塵,變成了“揚塵路”;雨天時,坑槽內就會積滿污水,變成了“水泥路”。
今年3月初,當地居民將這一問題向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進行了反映。隨后,淮河早報將這條居民通道所存在的坑槽問題在“創城曝光臺”專欄里進行了報道。如今,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這條居民通道上的坑槽是否修繕?4月22日下午,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再次前往山水居小區進行尋訪,令人遺憾的是,路面上的坑槽不但沒有修補,而且路面受損的情況也越發嚴重了,一些坑槽變成了大坑。由于當天下午下了一場小雨,路面大小坑槽內積滿泥水。這條令居民鬧心的人行道究竟何時能夠維修?淮河早報、淮南網將繼續予以關注。
橋下人行道上,大貨車違停現象依然存在
今年1月6日,有市民向淮河早報熱線反映,一些大貨車司機經常將臟兮兮的貨車違停在淮舜路鐵路立交橋下的人行道上,嚴重影響行人正常通行。他們曾將這一問題多次向相關部門進行過投訴,但就是無人問津。來電者希望淮河早報予以關注。
1月7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就市民所反映的這一問題進行了調查。記者在調查時發現,在該立交橋下的人行道上,大貨車在人行道上違停現象的確存在,當時,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橋下西邊的人行道上看到,不足百米長的人行道上,居然違停了5輛大貨車。這些違停的大貨車,將約3米寬的人行道全部堵住,導致過往行人不能正常通行。隨后,淮河早報“創城曝光臺”專欄以《橋下通道 貨車違停》為題,對這一現象進行報道。
如今,3個多月過去了,發生在淮舜路鐵路立交橋下大貨車違停的問題是否得到整改?4月22日下午3時許,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帶著這一疑問,再次前往淮舜路鐵路立交橋進行采訪。在這座立交橋下東西兩邊的人行道上,大貨車違停現象依然存在。當時,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違停在橋下兩邊人行道上的大貨車、推土機等車輛共有10輛之多。這些違停的大型車輛,將人行道堵住,導致過往行人只能從行車道上通過。當地居民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到了晚上,該路段大貨車違停現象,要比白天更為嚴重。
圖一:淮舜路鐵路立交橋下大貨車違停問題依然存在
圖二:山水居北邊人行道上的坑槽內積滿泥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