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硬化,平坦好走了;文化廣場,讓鍛煉有了新去處;水渠建新修舊,灌溉更方便了……
道路硬化,平坦好走了;建設文化廣場、籃球場,鍛煉有了新去處;水渠建新修舊,灌溉方便了……鳳臺縣錢廟鄉劉樓村這個昔日落后的貧困村正日益發生著新變化,向著美麗鄉村大步邁進。
“要想富,先修路。”劉樓村直面村民們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期待,積極與市縣鄉相關方面加強溝通,多方協調資金,持續推進道路、溝渠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
“家門口修了水泥路,不再是泥巴路,平坦干凈,不僅出行方便了,環境面貌也得到了改善。”村民劉紀剛高興地說道。為改善村民出行條件,劉樓村持續推進村道路建設。目前,劉樓村村內一共硬化道路2300米,使劉樓村中心片形成了“田”字型村內道路網,基本解決了劉樓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難問題。另外,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硬化田間道路6500米,方便了村民出行和農田耕作。
在劉樓村,不光修馬路,還修建著“水路”。這“水路”就是一條條灌溉水渠。在村旁有一條水渠,年前因為上凍沒有完工,過完農歷正月十五后,村里就開始忙活起來,又熱火朝天地建了起來。“通過新修的水渠,水可直接流到田間地頭,再不用擔心灌溉取水難了。”村民們介紹,雖然該村臨近西淝河,但過去有的地方沒有建水渠,有的水渠破損嚴重,灌溉用水困難,不少村民自購水管、機械等來灌溉。為此,駐村扶貧工作隊積極協調資金,修建了標準化大渠800米,改建村內破損老渠336米,使村主干大渠全部貫通,從根本上改善了劉樓村農業灌溉條件。
在原劉樓小學位置,學校撤并后,改造成劉樓村黨群服務中心。在黨群服務中心內,便民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圖書室、醫療室等一應俱全,寬敞明亮、現代氣派,徹底改變了原來辦公面積狹小、辦公設施落后的狀況。
在黨群服務中心北邊建有一處籃球場,南邊建有文化廣場。文化廣場上設有大型電子顯示屏、宣傳展示欄,還設置有多種健身器材,為村民休閑鍛煉增添了新去處。
“現在是越來越好了,以前在電視上或者城市里才看到的健身器材,我們村里也有了,村民們沒事就過來鍛煉鍛煉。”在健身器材處鍛煉的村民劉大爺樂呵呵地說道。
“村里馬上還要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村居環境將進一步改善,以后會更好。”淮南銀保監分局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丁士華介紹,經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認真準備,于2018年8月向鳳臺縣申報了“美麗鄉村”項目并成功獲批。
“天氣晴好后就開始動工,計劃到今年年底完工。”丁士華介紹,美麗鄉村建設內容包括村內道路硬化、村莊美化、村民公園建設、文化場館建設等方面,建成后,劉樓村將迎來一個更加嶄新的面貌。
圖一:修建灌溉水渠
圖二:村里孩子們在文化廣場上玩耍(記者 張明星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