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記合肥市公安局視頻偵查支隊一大隊民警張雪松
面對犯罪嫌疑人揮舞的尖刀,他毫不畏懼,沖鋒在前,英勇搏斗,被兇殘的犯罪嫌疑人捅傷,因傷勢過重不幸犧牲,年僅44歲。他就是合肥市公安局視頻偵查支隊一大隊民警張雪松。
參加公安工作20多年來,張雪松始終戰斗在公安刑偵一線,牢記使命,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用鮮血鑄就忠誠、用生命守護平安,踐行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錚錚誓言。
“他緊緊抱住瘋狂的歹徒,身受重傷也未放手”
10月23日18時32分,合肥清溪路上車流滾滾,行人如織。在琥珀山莊附近路段,張雪松和同事正在抓捕在逃犯罪嫌疑人王某。
當時,王某手持一把尖刀,沿著清溪路人行道由西向東瘋狂逃竄。張雪松迎著尖刀沖了上去,奮力將其撲倒。搏斗中,王某舉起尖刀,兇殘地向張雪松后背扎去,尖刀貫穿肺部,鮮血涌出。身受重傷的張雪松沒有松手,緊緊抱住王某,不讓其逃脫。
戰友們迅速趕到現場增援,王某仍揮舞著尖刀負隅頑抗。戰友朱正祥、閆首語和輔警程明等合力將王某壓在地上。直到看見戰友給王某戴上了手銬,將其完全控制住以后,拼盡最后一點力氣的張雪松再也支撐不住了,殷紅的鮮血浸透了他白色的外套……
張雪松被緊急送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經醫院診斷,張雪松的主動脈被尖刀刺穿約2公分的口子,大量失血造成昏迷。經過一夜的搶救,終因傷勢過重犧牲。
噩耗傳來,一同實施抓捕的戰友閆首語放聲大哭,“直到倒下的那一刻,松哥都沒有顧及到自己受傷,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制服嫌疑人上。如果時間可以倒回,我會喊:松哥,快讓開,他有刀,你沖上去會沒命的!可是,即便松哥聽到了,以他的性格依然會沖上去。”
雪松不倒,浩氣長存。10月27日上午,張雪松送別儀式在合肥市殯儀館1號大廳舉行,省及合肥市領導,張雪松同志生前同事、同學,親友及社會各界人士上千人到場送別。
“沒有什么歲月靜好,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合肥市民宋女士是張雪松與犯罪嫌疑人搏斗場景的目擊者,“直到現在我依然記得當時的情景,他緊緊抱住瘋狂的歹徒,身受重傷也未放手,是他保護了我們市民的安全。”
張雪松英勇犧牲消息傳出后,網友紛紛留言,表達悲痛惋惜的心情。“張雪松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瘋狂的歹徒,想到警察也有親人也有愛人也有朋友,卻總是要為別人的親人朋友犧牲生命,忍不住為他們家人心疼,謝謝你們的付出。”
“面對危險,他總是沖在最前面,這已成為一種常態”
1995年,21歲的張雪松從省警察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合肥市公安局東市分局(現在的瑤海分局)。此后的10多年時間,張雪松一直是一名沖在打擊犯罪一線的刑警。
回憶起張雪松,同事汪涌說:“記不清多少次了,我們抓捕犯罪嫌疑人時,面對危險,他總是沖在最前面,已成為一種常態。”
同事武俊清楚地記得,在一次抓捕行動中,張雪松一馬當先,沖得太猛,竟然沒有發現橫在前面的玻璃門,直接撞碎玻璃就沖了進去,把大家驚得目瞪口呆。為此,張雪松被同事們賜了個生猛的外號“大砍刀”。
2002年夏,一名系列盜竊案的犯罪嫌疑人馬某從外地流竄到合肥,在姚公廟一帶活動。張雪松和戰友們前去守候抓捕。其間,張雪松病了,高燒40攝氏度不退,戰友們都勸他歇息兩天,但他不答應:“我比你們都了解馬某的體貌特征,我要是不去,萬一抓錯了就會打草驚蛇,再找他就難了。”炎炎夏日,連續蹲守15天,他每天和戰友們窩在面包車里,一守就是一夜。馬某從小巷子里走出來時,張雪松一眼就認出來,馬某被順利擒獲。
2010年,因刑偵經驗豐富、辦案嚴謹,張雪松被選調至合肥市公安局視頻偵查支隊法制大隊從事案件審查工作。今年8月,合肥市公安局開展機關民警下基層活動,張雪松找到支隊領導,主動要求到警力相對緊張的一大隊工作。
9月25日,張雪松從法制大隊轉崗至一大隊,又開始了往昔熟悉的刑偵一線工作。來到一大隊不到一個月,張雪松參與抓捕的違法犯罪嫌疑人就多達26人。“他每日加班加點專辦疑難案件。審訊、關押、報捕、移送起訴,他發揮專長走在前面;摸排、蹲點、守候、抓捕,他身體里好似運轉著一臺永不停歇的發動機。”視頻偵查支隊政委胡邦標說。
10月23日,在張雪松犧牲的當天上午,他還在忙著調查手上的一起案子,那是他前幾天值班時接到的一起扒竊案件。10月20日傍晚,一名大學生乘坐7路公交車時被盜一部手機,雖然手機并不值錢,但對失主來說很重要。因案發時段天色已晚,路上來往車輛燈光反光,視頻監控中很難看清受害人當日乘坐的公交車車牌號。但張雪松沒有放棄,23日一早,他又和同事一起前往公交公司排查案發時段所有7路公交車行駛路線,鎖定了案發車輛后,又調取了車載監控。忙碌一上午,匆匆扒了兩口午飯,又繼續投入到監控篩查中。
10月22日23時42分,在雪松倒下的前一天深夜,平時不怎么用微信的他在朋友圈里留下這樣一首詩:“秋風犯梧桐,朔意凌云霄。長嘯意氣滿,利劍寒九州。廉頗尚未老,曹公臨碣石。古調何須彈,新篇自在胸。”直抒了渴望再展新篇、再立新功的心聲。第二天,他迎刃而上,用生命詮釋忠誠。
“他審核修改的案件卷宗,每本都堪稱精品范本”
合肥市公安局視頻偵查支隊辦公樓,五樓靠馬路的一間辦公室里有張辦公桌,桌子上放著很多本已經被翻得陳舊破損的法律等書籍,打開書本,里面做了密密麻麻的標注。這張桌子就是張雪松生前的辦公桌。
提起張雪松的業務能力,熟悉的人都不禁豎起大拇指,他愛學習、肯鉆研在同事中是出了名的。“他平時喜歡帶著個舊布包,里面裝著業務書,隨時都能拿出來看。我好多次看到他下班在等公交車的時候,就借著路燈光看書。甚至去食堂吃飯路上的時間,他都不肯浪費,還要拿著書邊走邊看。”同事余朝輝回憶說。
憑著這股刻苦鉆研的勁頭,張雪松很快成為辦案能手,長期擔任單位的內部法制員。每當同事辦案遇到不熟悉的法律條款時,他張口就能說出哪一頁、哪一條、哪一款,對疑難案件的定性、辦理,他拿的主意大家都信服。
除了法律,張雪松還自學了心理學、審訊學、刑偵謀略。他審訊犯罪嫌疑人擅長“攻心”,善于抓住嫌疑人心理弱點,循序漸進,不急不躁,以自己廣博的知識積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常常把嫌疑人說得淚流滿面、低頭認罪。
2010年,張雪松被選調到視頻偵查支隊從事法制工作,依然不放松對法律法規的學習,在繁忙的卷宗審查工作之余,他通讀熟背各類法律條文,并熟練掌握和運用,很快成為支隊的法律專家,多次在全市、市公安局法律知識競賽中名列前茅。
“雪松審核案卷材料認真、細致、嚴謹,他審查的案件,定性準確、處罰得當,從沒有出現因案件審核把關不嚴而被撤銷的。他審核修改的案件卷宗,語言規范、事實清楚、說理透徹,每本都堪稱精品范本。”胡邦標說。
很多年輕的辦案民警都說:“松哥平時和藹可親,一臉笑容。可是,一旦拿卷宗給他審核,他就瞬間變得嚴肅,對待案件瑕疵絲毫不留情面,經常因一句含糊不清的供詞,就讓辦案民警再去看守所提審一次,當卷宗材料符合要求后他又張開一臉笑容,‘搞得不錯,辛苦了,以后類似的問題要注意。’”
在張雪松帶動下,視頻偵查支隊的辦案質量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每年在合肥市公安局法制工作績效考核中都排名前列。
短評 熱血鑄就忠誠警魂
金色盾牌,熱血鑄就。面對犯罪嫌疑人的利刃,張雪松英勇無畏、沖鋒在前,用生命守護百姓安寧,用熱血鑄就忠誠警魂,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英雄贊、正氣歌。他是新時代人民警察的優秀代表,是廣大黨員干部和公安民警的楷模。
張雪松走了,他的身影定格在了與犯罪嫌疑人殊死搏斗中,定格在嚴懲犯罪抓捕逃犯的道路上……英雄已逝,精神長存。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公安民警,要學習宣傳張雪松的英雄事跡和奉獻擔當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時刻豁得出去,以實際行動捍衛法律的威嚴、守護社會公平正義,切實履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錚錚誓言。(轉載自11月17日《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