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二中踐行“育人為本、質量為重、文化為魂”的辦學理念,打造“教育場”“教學場”“文化場”,培養具有“平民本色、精英素養”的學生——讓每一名學生遇見更好的自己
喜訊!近日,經與北京大學招生組確認,淮南二中鄧雨桐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截至目前,今年高考,淮南二中已有8名同學被清華、北大錄取。
喜訊!今年以來,淮南二中女子足球隊全國大賽連創佳績:獲得中國中學生足球協會杯(女子)比賽全國第六名,朱玉婷同學獲“最佳運動員”稱號,李翔同學獲全國唯一的“最佳守門員”稱號,張媛媛同學有望入選國家足球隊。同時,獲得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南區高中女子組第四名。
喜訊頻傳的背后,是淮南二中辦學理念的與時俱進、園丁的辛勤耕耘、學子的寒窗苦讀。“學校的使命是育人。”淮南二中負責人告訴記者,面向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2015年以來,淮南二中樹立并踐行“育人為本、質量為重、文化為魂”的辦學理念,打造“教育場”“教學場”“文化場”,培養具有“平民本色、精英素養”的學生,奮力建設“省內領先、國內知名”省級示范高中。
打造具有熏陶力的“教育場”,培養具備平民本色的學生
今年5月4日,淮南二中2000名高三學生在家長和老師的牽手下開心穿越“成人門”,集體進行十八歲成人宣誓,立志在追求夢想中釋放青春激情,為圓夢而拼搏奮斗。
這是二中追求學生成才更求成人教育理想的縮影。“學生健康成長需要兩樣東西,一是‘根’,二是‘翼’。學校的使命就是,既教會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為其插上騰飛的‘翼’;更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其扎下做人的‘根’。二中的目標就是培養具有平民本色、精英素養的學生。”淮南二中負責人說。
“平民本色”,即做人的基本底色,培養具有“勤勞樸實、忠厚善良、孝老愛親、愛國愛家”等崇高精神與操守的學生。該校堅持德育為先,把“平民本色”教育課程化,打造具有熏陶力的“教育場”,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該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入學校德育范疇,培養學生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基本道德品質。愛國必須愛家,愛家必須愛父母,孝敬父母是德育的基石。該校從孝敬父母著手,通過空中班會、邀請國學大師進校作報告、征文比賽、師生同唱《感恩的心》、國旗下講話等形式,開展感恩教育。同時,開展紅色激勵教育,組織學生走進新四軍紀念林,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舉辦“愛國歌曲進校園”歌詠比賽,表達對祖國母親的深深祝福。開展綠色成長教育,利用校園電視平臺,開設《成長日記》欄目,記錄學生成長的腳印;設置無人監考班級,培養學生誠信教育意識。開展藍色理想教育,利用班會平臺,推出《青春誓言》《青春似火 放飛理想》等系列主題班會,讓學生走上講臺,暢談自己的理想追求。
打造充滿活力的“教學場”,培養具備精英素養的學生
“精英素養”,即具備高深的學識、高尚的精神以及高雅的情趣。二中把學生培養成為思想獨特、理性平和、心胸開闊、面向世界、有擔當、有教養、有領袖氣質的現代公民作為使命。
培養人、塑造人關鍵在教師。該校圍繞打造高層次的教師隊伍,重點實施了“名師工程”“青藍工程”。“青藍工程”,旨在發揮優秀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師徒結對、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名師工程”旨在打造專家型教師隊伍,學校現有正高級職稱4人,特級教師10人,省教壇新星8人,高級教師150余人,省市學科帶頭人40余人。同時,學校著力帶好教研組和班主任兩支隊伍,組建了一支能吃苦、講奉獻、團隊意識強的教師隊伍。
培養具備精英素養的學生,重在“因材施教”。該校實施多元化辦學,開設“錢學森班”“創新班”“實驗班”“國際班”“體育特長班”,打造充滿活力的“教學場”。“針對不同層次的同學,我們開展分層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遇見更好的自己。”淮南二中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校科學調整了尖子生培養思路,創新實施“培優工程”,采取“先競賽、后高考,兩手抓、兩促進”的培養模式,成立奧賽指導中心,引入“導師制”,加強學科競賽培訓力度。經過兩年不懈的努力,競賽成績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獲國家金、銀、銅牌各一枚,僅本屆高三年級就有10人獲省一等獎、38人獲省二等獎、60人獲省三等獎。1人被保送清華大學,1人獲北大降60分錄取資格,1人獲武大降至一本線錄取資格,2人被中科大少年班提前錄取。今年高考前,在清華大學標準學術能力最近一次測試中,取得理科全省第二名、全省第十三名,文科全省第四名的好成績。
培優工程,培養出尖子生。今年高考,該校摘得全市文理科桂冠,8名學子被清華北大錄取,7名學子躋身全省文理科前100名。應屆報考1785人,應屆本科達線1694人,其中一本1076人,600分以上268人,一本達線率60.3%,本科達線率94.96%。
“出色的不只是創新班、實驗班,平行班同樣優秀”。淮南二中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校最好的平行班54人達一本36人,平均達一本30人左右;最好的平行班54人達二本52人,平均達二本40多人。
此外,該校注重特色化發展,尤其是學生女子足球獨樹一幟。淮南二中榮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安徽省足球專項特色學校”稱號。
打造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文化場”,培養學生文雅、教師儒雅、校園高雅的氣質
學生頭發該留多長?教師如何保持適度的微笑?怎么讓校園每個角落都說話?這些看似校園管理中的“小事”,卻是淮南二中文化建設重要內容。該校堅持文化育人、文化蘊校,打造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文化場”,培養學生文雅、教師儒雅、校園高雅的氣質。
老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該校既注重老師教學水平的提升,更注重師德建設,師德考核每年進行一次,與教師年度考核或績效考核相結合;考核結果作為教師業績考核、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評先的首要內容,實行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制。鼓勵教師員工多讀書、讀好書,從傳統國學、現代經典中,汲取營養,培養儒雅氣度。
“學校精心打造級部文化,本屆高三年級取名‘尚雅苑’,‘尚雅’成為高三級部的文化特征,更是高三年級和諧運行的粘合劑。”淮南二中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尚雅”文化氛圍的熏陶下,高三級部老師們養成了“不怕吃苦、樂于奉獻”的品格。
最是書香能致遠。該校將傳統國學引進校園,定期邀請國學專家來校舉辦講座,交流開展國學和傳統文化研討活動;將詩教引進校園,給孩子種下一顆詩心。圍繞打造書香校園,在高一、高二年級部建成學生閱覽室,鼓勵每個班級自建圖書角,倡導學生自籌圖書,自我管理。
繽紛社團,是學生成長的樂園。目前,該校共有各類學生社團近30個,學生在社團文化中展現特長,張揚個性,陶冶情操。開設“心靈小屋”,搭建“心理健康課”、心理輔導網站和心理健康QQ群等載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舉辦清華、北大學子返校報告會,在學生心中播下夢想的種子;每年一度的二中校園科技體育文化藝術節,為學生全面發展搭建了平臺。
“文化育人,文化蘊校。‘三雅文化’的培育,積淀的是學校‘知雅踐行’的文化氣度。”淮南二中負責人說。
(記者 朱慶磊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