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事實證明,營商環境越好的地方,民營企業活力就越強。近年來,八公山區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把解決突出問題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突破口,努力打造流程最優、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發展環境,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在轉變思想觀念上聚焦用力。思想觀念是行動的先導,良好的作風是推動工作落實的有力保障。近年來,我們牢固樹立開放發展理念,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聚焦“五破五立”,開展了“當前困難怎么看、未來發展怎么辦”大討論活動,著力破除悲觀觀望情緒、樹立銳意進取意識,破除拈輕怕重傾向、樹立勇于擔當意識,破除“好人主義”觀念、樹立履職盡責意識,破除慣性思維模式、樹立轉型發展意識,破除有法不依問題、樹立依法行政意識。聚焦“五學習、五查找、五樹立”,開展了“全面學合肥、對標提效能”活動,全面學習先進工作理念,查找觀念落后問題,樹立創新意識;學習科學制定政策方法,查找政策跟進不力問題,樹立靶向定位、精準施策意識;學習優化工作流程,查找效率低下問題,樹立“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的高效服務意識;學習務實工作作風,查找中層梗阻問題,樹立擔當作為意識;學習一流工作標準,查找庸政懶政問題,樹立爭先進位意識。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全區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主動性得到有效激發,轉型發展的信心進一步堅定。
在推動改革創新上聚焦用力。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是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們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商事登記制度、“營改增”“多證合一”等改革,加快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和聯合懲戒機制等省級試點工作,持續優化我區的營商環境。2017年以來,動態優化“五個清單”,全面推進公共服務事項和中介服務事項清理規范工作,共梳理區級公共服務事項316項,兩鎮公共服務事項130項,區級中介服務事項57項。建立精準幫扶企業機制,著力為企業松綁減負,減免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3000余萬元,積極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扶持政策,辦理創業擔保貸款1000余萬元。全面推進“全創改”“三重一創”,完成技改投資3億元,增長87.5%。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申請專利37項,專利授權14項。
在優化服務上聚焦用力。優質的服務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必須切實解決企業反映強烈、社會反映普遍的突出問題,優化市場生態,營造“親”“清”政商關系。近年來,我們積極發揚“店小二”精神,大力推行服務“零距離”、擔當“零推諉”、辦事“零延誤”、落實“零折扣”、問責“零容忍”工作法,實行首問負責制、全程代理制、限時辦、責任追究制,推進“最多跑一次”落地生根。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建成網上政務服務平臺,通過網上辦理實現高效便民。創新招商項目會商制度,建立招商引資“一個投資項目,一個牽頭領導,一個工作小組”專班推進機制,一對一全程服務。深入開展“四送一服”雙百工程,主動幫助區內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為企業解決用地、審批、融資等環節問題30余個,得到了轄區企業廣泛好評。
在強化監管上聚焦用力。優化營商環境必須全面加強事中事后的監管,努力延伸監管的“觸角”,減少監管“錯位”和“缺位”,防止“權力尋租”現象發生。近年來,我們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加強對失信企業“異常名錄”及嚴重失信企業“黑名單”的移入移出管理。強化執法監督,強化目標考核和政務督查,開展各類督查90余次。實行“紀檢+”模式,參與執法行為,大力整治庸政懶政怠政行為,堅決查辦吃拿卡要等行為,堅決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和限制競爭的行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努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讓各類市場主體吃上“定心丸”。
“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和企業家對營商環境的感知最敏銳,也最深刻。今后,八公山區將加大力度清除破壞市場生態,影響發展的絆腳石,時刻傾聽群眾心聲、企業呼聲,持續以市場標準為導向,不斷深化改革,強化服務,以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企業、做強企業,為推動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八公山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梁立昌)